海淀“鸡娃”遭遇急刹车,家长开始急寻一对一培训
闲野散人
海淀这种老牌教育强区,基本聚集了家庭都还不错的父母们,要说鸡娃,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如今,把成功经验复制到下一代,也没什么,人嘛,走不出自己的认知范围。
我们国家目前好的工作并不多,要不然公务员竞争为何这么激烈,而且公务员们上班真的可以说严格执行《劳动法》,你再看看互联网大厂,996这么多年,也就最近国家开始治理,大厂们做表率,就看最后执行效果。
应该看到,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建国才多少年,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到位,心态要放端正,认清现实。
再回到教育,很明显,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国家重点问题,你就看新闻每年报道,就知道重要性,但现在发展模式变了,学习德国,往高端制造业走,对于工人要求变高了。
那么学生们都成为大学生就不可能了,必然意味着分流,必须有人成为技术工人,使得国家转型成功,我相信,国家这次转型很坚决,你就看关键部门领导更换,就能看出决心有多大。
但是,眼下的职业教育肯定是达不到要求的,这注定这批孩子成为小白鼠,眼下还是以前的方式教学稳妥,至少孩子上个大学,出路也更好,但是如果跨度大到5年以上,10年左右,估计职业教育成型了,家长们估计操心的事情也该变了。
不再犹豫
文中这位“海淀妈妈”肖丽表示”双减“落地后她发现孩子的作业明显减少,”有时9点多钟就能够写完“,失落之情溢于言表。看到这里我算是结结实实地感受到”鸡娃“家长的火力了------成年人加班到晚上9点多也算很晚了,没想到一个小学生写作业写到晚上9点多还嫌太早!这一届家长对待自己的小孩确实够狠,而反过来看,也更加凸显出“双减”政策推行的必要性。对“鸡娃”家长来说,如果没有这些外力的约束,在惯性的推动下,他们只会越来越极端,抛开那些显而易见的中高考升学压力不说,这种极为功利的教育模式对孩子长远的身心发展绝对说不上有利,此风当刹!
毫无疑问,“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味着教育秩序的重建,这对相关各方都会是一场痛苦的蜕变。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吴军博士在近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当只做减法的减负破坏了这种秩序,却不能建立新的秩序时(往往基于素质),个人和学校都会崩解。“减负,从来只是答案的一半。”我对此深表认同。答案的另一半是什么?也许不会那么快浮出水面,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会在家长们沿袭以往惯性斥巨资上的“一对一”培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