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深夜发布重要公告,放弃回归A股
杨波
1、古人说南柯一梦,对于恒大而言,过去两年的造车之路,也可谓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就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恒大还是梦幻登场,而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2、从一无所有,到一连发布9款车型,在年初的时候,当恒大汽车在东北雪原测试的时候,其对外曝光的测试车型,比造车新势力里面的三小强加起来的车型都要多,即使是下周回国的贾跃亭,也不过是用一款车型讲了五六年的故事,恒大的造车之路,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寻常。
3、从港股市值来看,恒大汽车的股价从70港元到现在的不到2港元,也不过是五个月的时间,市值缩水了90%,从行业的谈资变成了股民的大坑,如果没有白衣骑士在第四季度出手,恐怕也很难再翻身,而这块业务谁愿意接手,也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4、如果是一年之前,恒大的这块资产还算是优质资产,应该不愁嫁,但是现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力都完全不一样,在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渐降温的背景下,造车不再是风口上的猪,恒大想要很快找到接盘方,恐怕并不容易。
5、退一步说,恒大汽车即使是真的有潜在的接盘方,能卖出一个什么样的价格,也是一大疑问,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恒大现在急需真金白银,在谈判中几乎没有太多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而恒大汽车最值钱的资产,当然不是那九款车型,而是新能源车的造车牌照,以及厂房下面的土地。
6、当然,虽然行业热度下降,但是对于不少企业来说,新能源车还算是一个香饽饽,再考虑到牌照和厂房等因素,这块业务卖出去,应该还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恒大投的据说是300亿元资金,到底能够收回来多少,是五成还是三成,恐怕都没法做太大的指望了。
7、回顾恒大的多元化之路,可以说是一个极佳的教材,这个多元化的路径选择,最初恐怕要追溯到足球和恒大冰泉两块业务上,足球让恒大从一家广东一隅的地方性开发商,跃升为头部的标志性房企,这也难免让恒大管理层浮躁起来,加上恒大冰泉依靠疯狂砸钱的市场策略,也算是在快消品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然后就是筹码越压越大,最后在造车上几乎输个精光。
8、不管恒大汽车和恒大集团的最终结局如何,但是这条疯狂买买买的多元化路径,一定是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而且肯定还有后来者。
9、最后,造车似乎已经成为房企的一道诅咒,不仅是恒大,几年前还举牌万科风光无限的宝能集团,也因为造车而陷入了危机,许家印和姚振华两位风云人物,都因为造车而走下神坛。
苏牧野
一年之间,楼起楼塌。还记得去年此时,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风光显赫,港股市值突破3200亿港元,超过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内车企龙头。那时恒大汽车曾公告称,拟寻求回归A股,在科创板上市。在那前后,恒大汽车进行过两轮定增,共筹集300亿港元,引入了腾讯、红杉资本、云锋基金、滴滴出行等投资者,其中包括许家印在地产界“朋友圈”中人士。
但恒大汽车至今还没有量产车型。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收入为69.23亿元,同比增长53.5%,但亏损增加一倍至48.2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收入仅贡献3700万元,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健康管理分部——恒大汽车原本就就是由恒大健康改名而来。恒大汽车股价已比年初创下的历史高位跌去了97%,近期陆续遭到股东减持。
现在,回A梦碎,恒大汽车已从许家印帝国的掌上明珠变成了引爆恒大债务危机的导火索。这几天纽时专栏作家克鲁格曼在一篇文章中说,恒大还不是中国的“雷曼时刻”,因为考虑到中国国情,接下来的衍生冲击还在可控范围内,但恒大标志着中国的“babaru moment”,这指的是日本80年代末期泡沫经济的破裂时刻,这个时刻并没有导致日本金融全盘崩溃,但日本经济自此落入漫长的疲弱期,叠加人口老龄化,这种疲态至今挥之不去,而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信贷驱动都与日本类似。专栏最后他说:“日本的社会凝聚力让它避免了社会和政治危机,实现了优雅的放缓,我们不知道中国有没有这种凝聚力。”
海边的卡夫卡
稍微跟踪关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就知道,恒大这个造车很不靠谱,市值炒到几千亿时更是莫名其妙,但是他就“合理”的存在了两年,考虑到过去恒大多元化的失败经历,更不明白雷声大雨点想小的的恒大造车还能吸引到腾讯,滴滴,云峰基金的投资,他们难道看不出明显的问题吗?还是只想广播种,广收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