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中国养猪户的魔幻一年

2021-10-28 14:0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养猪户张亮非常懊悔,年初托关系花1700元抓来的仔猪,如今出栏一头就亏700多元,还不算这半年喂猪耗费的成本和精力。每隔3-4年,养殖户赚钱-亏损的行情便会反复出现。中国2600万养猪人,但如牧原股份秦英林般成为首富的人寥寥无几,大量的小散养殖户在猪周期中随波逐流,反复受伤。业内人士表示,规模化养殖生猪是大势所趋,但散户为主的局面不会很快发生改变。 | 相关阅读(棱镜)
61
柏文喜

柏文喜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对于中国的养猪户而言,2021年的确是魔幻的一年。从年初的爆赚到年中的暴跌,以至于到如今爆赔下的退出与否的艰难抉择,这个变化也太快了,简直快到如同魔幻一般。

农业经济学中的周期理论,近些年来以影响全国人民吃肉安全感与猪肉幸福感的方式,向大众社会进行了一次比一次更为广泛的普及,以至于坊间里巷都懂得“猪周期”这个以往听起来颇为生分的词汇。就生猪养殖的现实情况来看,每隔3—4年养殖户赚钱—亏损的行情便会反复出现,以至于中国2600万养猪人中,能够如牧原股份秦英林般成为首富的人却寥寥无几,大量的小散养殖户在猪周期中随波逐流,反复受伤。业内人士表示,规模化养殖生猪是大势所趋,但散户为主的局面不会很快发生改变。

其实,以上结论也是只说对了一个表象而已。目前的残酷现实是,中国内地的五大头部生猪养殖企业已出现了全部亏损,这说明依靠规模化养殖也不能避免企业亏损,就连之前被称为“猪茅”的牧原股份也不例外,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了巨亏。

这到底是怎么了?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依靠养殖规模化为何不能避免企业亏损的问题。

希望以养殖规模化来提升企业避免亏损的能力,其内核还是传统的规模经济原理,也就是规模化提升带来的单位成本下降而提升的毛利空间,有利于增强企业避免亏损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抗周期能力。

但是,事实往往却并非如此。第一、规模经济在给定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模式下是有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就成了规模不经济;第二、规模经济还有一个外部性问题,比如之前国内流行的旨在解决奶源安全的万头奶牛集中养殖模式,就因为超出了环境消纳极限而无法持续;第三、当市场价格在周期推动下下降到行业整体成本线以下,连成本最低的龙头企业也出现亏损的时候,产能出清就成了价格恢复的唯一途径,而目前中国内地的生猪养殖业即是如此。

因此,单单依靠养殖规模化是避免不了亏损的,离开了具体的市场状况与行业现实去谈规模化是个伪命题。但养殖规模化也并非毫无益处,因为养殖规模化相对降低了养殖成本,能够让养殖企业具有更强的抗周期能力。凭着这一能力,这些规模化的低成本企业如果能够生存足够长的时间来等待其他高成本养殖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后再获得超额的周期性利润,就能以此超额的周期性利润来回补之前的周期性亏损。这也就是周期性行业中一些长命企业的生存与赚钱之道。

其次,让我们探讨一下强周期行业中的企业生存与发展之道。

生猪养殖业是一个与房地产行业一样的强周期行业,要在强周期行业中赚到钱并能够长期生存下去,除了需要把握好行业周期的节奏、赚到周期性利润以及强大的现金流与流动性管理能力所支持的优秀的企业运营能力之外,再有就是要以技术革新、商业模式创新来努力降低成本和提升自身相对的毛利空间来提升企业的抗周期能力,让自己能过够活得更为长久,争取渡过行业寒冬而迎来行业的春天。

在此轮猪周期的行业上升期中,各大猪企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来抢搭行业周期的快车,以庞大的扩产计划推升了自身企业市值的飞速上涨。但是唯有牧原股份以全产业链、自繁自养的方式获得了龙头猪企阵营中最低的成本,这也是牧原股份拖至今年第三季度才陷入亏损的原因,而其他的龙头猪企们早在上半年就已经全部沦陷了。

另外,要在一个强周期行业中提升企业自身的抗周期能力,除了努力降低成本以提升毛利空间来让自己活得更久,就像冬眠前的熊努力进食以增厚自己的皮下脂肪来提升渡过寒冬的能力以外,还需要提升企业的风险转嫁能力,也就是通过风险转移来保全自身和提升渡过行业周期的能力。

对于中国内地的生猪养殖头部企业而言,他们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当他们普遍以“公司+农户”这一传统方式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外部效应而获得了政府的普遍赞誉与支持的同时,甚至陷入以此模式套取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与补贴的舒适区,却未能实现行业风险的跨领域转嫁,反而让企业自身与农户形成了行业风险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风险同频共振的产业风险模式。就连全产业链、自繁自养而成本最低的猪茅牧原股份业也未能幸免,目前也已陷入了巨亏之中。

因此,如何将产业风险实现向本领域外的转嫁与转移,就成为强周期性行业内提高企业自身生存能力的重要法则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在强周期的农业经济领域,经过长期与多轮周期震荡的淘洗,目前能够存留下来的农牧企业行业巨头无不呈现出跨领域垂直整合的企业形态,并形成了农牧工商一体化的企业格局。如此一来,就可以通过更长的、跨细分领域的产业链之间的交叉补贴与风险转嫁来提升企业抗周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作为强周期的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除了以规模化养殖降低成本和获取规模效应来提升抗周期能力之外,还需要以技术进步与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来支持企业形态的不断创新以顺应行业发展变化的挑战。而超越单纯的养殖环节的产业链垂直整合,则是企业提升抗周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必然方向。

另外,对于强周期的行业诸如生猪养殖产业,如何以现代治理理念去调整产业政策介入产业的形式和方式以避免对行业周期的推波助澜,进而避免再度让政府自身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也是近年来历次猪周期留给行业与政府的应有的思考。

49
逹西先生

逹西先生

马克吐温曾说过: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2006、2010、2014、2018然后是2021年,国内猪肉价格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该总结的科学性。不过这回猪肉下跌更强烈,远远超过了前几次大约45%的变动幅度。即使生猪期货今年9月底起已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也阻止不了越来越多小经营者的退出,追其原因是较弱的经济能力带来的无奈。

此外,马克吐温还讲过:历史不会重演。国内养殖业工业化进程不可逆,大企业分摊成本的能力因规模的适当提升而提高,从而更好的控制市场价格波动。在这次凛冽的寒冬存活下来的龙头企业,未来市占率将会进一步提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相应的,即便未来2年猪肉价格有所反弹,面对更高的壁垒,小经营户的记性将不得不比过去变得更好。那小型经营者将来的出路在哪里呢?走差异化的精品生态肉路线也许是不错的选择吧。

24
张林

张林

评级机构研究员

猪价2019年来的大幅波动说明,当前企业家们要谨慎投入周期性行业了,普通人投资也一样。因为我们处在极其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政策试图在干预、调整,却往往带来波动,不是个别企业,而是整体行业性的起伏。加上宏观需求端偏弱,市场并不活跃,许多行业在原材料价格上涨预期下被动补库存,随时可以扩大供给。哪些是周期性行业?技术门槛比较低,没有准入牌照,供给弹性大,有钱投入就能做起来的行业,比如煤炭,养猪,房地产。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