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中国“零传播政策”并非高成本
李良东
强力清零的疫情防控导致社会管控成本过高,这样的质疑一直都有。但全世界绝无仅有、如此安全的环境也是不争的事实。事无万全,付出与得到都是同时发生的。与其说有人质疑强管控,倒不如说是更多人在质疑实施过程中的某些政策与行为。比如一来疫情马上全城红灯交通中断,比如不管你是否远离家乡只要身份证号码没变就先给你变成红码;尤其是上海迪斯尼焰火底下那么快搞定了那么多人的核酸,但北京俩小学的孩子们要折腾到凌晨才能被转运或接回,对比之下自然会有不痛快的。
确实很少有城市具备上海那么强的资源,但如何调度好这些资源才是体现城市管理水平的试金石。不闻不问的懒政在疫情防控的力度下已经很少了,但一刀切无限上调管控尺度的做法却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政”,是懒得做精细防控的体现,是懒得保障好非接触人群正常工作生活的做法。
所有没有能力做强管控的国家都躺平了,咱们坚持了那么久的宝贵健康安全环境一定值得珍惜。但同时,优化管控策略,倒可以成为对地方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对于提升地域治理能力和群众幸福感一定大有脾益。
张林
动态清零的防控目标还会继续坚持,与国情有关,与成本无关。第一,中国人惜命而“信邪”,西方人那种就不信邪、要自由不要口罩的国情我们没有,认为戴口罩影响和上帝沟通的宗教传统我们没有,中国人讲求一个活着,活着就可以熬过,祖辈熬过的饥荒灾荒还少吗?第二,放弃动态清零与坚持动态清零,实际上是少部分人承担极大成本(放弃清零目标,意味着确诊的重症病例会增加,但依然是少部分人),与大部分人承担平均成本(确保确诊病例与重症病例少,但许多人因此无法继续正常生活)之间的博弈,两种模式很难对比成本,但显然的,政府机构的父爱主义(总要做些什么)不愿意看到第一类结果,全球大部分政府都是积极要求防疫的一方,除了川普这样的异类,以及新加坡这样可以低成本的核查全体居民的小国。第三,疫苗技术以及病毒变异的不确定性。如果疫苗技术跟不上病毒变异,那么第二条理由中确诊与病重病例会快速增加,从而使得坚持清零成为一个占优策略(无论情况怎么变都不是最差的策略)。所以,除非宏观经济压力非常之高,否则我们很难放弃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措施。
奥黛丽静
这个钟南山采访内容来的很及时,相当于传递了清晰防疫思路和措施。近来因为德尔塔病毒让全国各地对防疫有严格了起来,特别是北上深这些一线大城市。当然,严格带来的情况就是很多人的出差和旅行计划不得不延期或取消,防疫人员彻夜忙碌很是辛苦,等等。
很多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何时才能回到正常生活?虽然过程困难,但我同意钟南山的观点,目前在国内防疫需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这是站在更宏观的国家角度,为了保障冬奥会,为了国内社会经济的稳定,也为了每个人的健康。然而,“时代落下的每一粒灰尘到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大山”。从成本上说,对国家来说不算过高,对被长期隔离而没有收入的人来说就是巨大成本,对因防疫长期不能营业的影院和游乐园也是巨大成本。也许,在“零容忍”的整体方略下,针对不同群体和个人因为防疫带来的损失和成本可以有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措施。
无论如何,坚定信心,相信疫情终会过去,总会有办法,黎明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