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发布2件基本业务规则及31件细则
王骥跃
从这几天官方发布信息以及规则来看,北交所在整体机制上参考科创板创业板规则,上市条件和交易机制方面基本平移精选层规则,属于渐进式、水到渠成的、升级式的、定位清晰的改革措施,而不是革命性举措,更没有所谓承接中概股回归的使命。有很多解读真是有点过了。
因为是大领导亲自交办的事,所以建议大家认真领会领导讲话精神,认识清楚领导交待的定位要求,监管部门对定位的要求会逐渐严格,具体参见科创板的科创属性要求的监管态度。
实际上,能坚守定位,扛住诱惑,扎实做好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充分保障交易和融资功能,及时清理垃圾,用个三五年的时间,北交所还是很有前途的。但如果大跃进,想一步到位,和沪深三足鼎立,那是要完蛋的。
北交所定位清晰,主要承接沪深交易所不能上市的中小企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战略支持。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只要降低门槛,上市资源是足够的。之前三板的主要问题,一是大放水导致质量太差,不得不再推精选层。二是投资者门槛太高导致流动性问题。上市公司质量差,又没有交易和融资功能,自然发展不起来。要继续发展新三板,就必须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推了精选层,现在又升级到北交所。
有些投资者担心沪深交易所资金分流,这块其实还好,当年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设都没分流主板资金,科创板设立也没分流多少创业板的资金,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扩容也没对整个A股资金有影响。现在A股天天万亿成交量,就算分流个几百亿上千亿的也没啥影响。
总而言之,无论搞几个板,叫什么名字,归根到底还是两件事,一是公司投资价值,二是资金。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在哪儿上市都没价值;没有资金进出顺畅,在哪儿也炒不出花儿来。
不过,北交所将可能垄断未来的上市资源。大企业是从小企业长起来的,上交所一开始也不屑中小板创业板,后面发现自己的上市资源枯竭了。3-5年内,估计还没有竞争关系,毕竟5000万以上利润的公司还有一大把,每年沪深也就500家上市。3-5年之后,就会发现,新的5000万以上利润的公司,差不多都已经被北交所给先拿下了。
叁浪
北交所开市在即,这可能是最近金融和券商界最为关心的热点新闻之一。而从新三板衍生而来的北交所,一旦开市,新三板精选层68家公司将全部平移进入北交所。
这也是11月份以来的两个交易日,新三板精选层个股表现活跃,成交额放大近五成的最重要原因。目前看来北交所的交易规则和规范限制性条款正在被确定,未来开市之后活跃程度如何还不好说。不过这对于之前的新三板企业来讲确实是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