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巴黎协定》细则达成共识
苏牧野
这是周末刚结束的COP 2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近200个国家通过了一个最终协议,解决了2015年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巴黎协定》第六条的一些难题,使得《巴黎协定》终于可以被完整地实施了。
《巴黎协定》第六条事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碳交易市场。这个市场的“初心”很美好,简单说,就是有一些国家减排确实比另一些国家更难,比如说地小人多的新加坡,减排就一定难过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那么这个市场就可以让减不下来的国家向减排有余力的国家购买额度。听上去不错吧,但操作起来难度非常之多,导致迄今在实施上挑战重重。
最大的一个挑战,是“重复计算”。比如A国有一个新能源项目,可以将这个项目产生的减排额度卖给B国。A国(卖方)肯定希望把这个项目计入自己的减排成果,但B国(买方)也会觉得,我出了钱,这个减排应该算在我头上。这就会导致对实际减排的双重计算。
这次的COP 26对此给出了解决方案:由卖方来决定,是否授权将减排额度卖给买方。如果授权,那么卖方将在其国家统计中增加碳排放量,而买方扣除相同数量的排放量,以确保减排量在国家之间只计算一次。这个由日本人提出的这个方案最终获得了巴西和美国的支持,而巴西过去坚持允许双重计算,在这个问题上是个“钉子户”。巴西这么坚持,显然是因为它坐拥亚马逊森林,是个减排额度的大卖方,它当然希望既能卖额度获利,又能宣称自己减排卓著。
这次的协定还解决了对碳交易征税的一些问题。过去,围绕是否能就一些碳交易征税,然后把这笔钱拿去帮助低收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国家之间分歧很大。这次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双轨制“:如果是两国之间发生碳交易,那么不征税;如果是不同国家通过一个集中化(比如联合国管理的)交易机制来买卖减排额度,那么交易额的5%会被征收,拿去帮助低收入国家。
此外很关键的一点是,每一笔通过交易所进行的碳交易,其中2%会被“作废”,不算作任何一方的减排。这种做法是为了回应对碳交易的一个本质性的批评:有些国家可能会觉得,只要出钱买额度就行了,而不把精力放在真正的减排上。
尽管COP 26在碳市场规则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这个市场其实还有不少的“坑”。最大的一个,是如何防止国家或公司“创造”出一些虚假的减排项目,来宣称自己有可以卖的减排额度;或者把一些已经做了很久、无论如何也要做的项目,拿来制造虚假额度。
如何通过碳市场真正鼓励各国把精力放在减排上,而不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进,避免让买方抱着买个“赎罪券”的心态继续心安理得的排放,是摆在全人类的集体智慧之前的一道难题。
三里寻烟
气候协定或者气候协议很难顺利达成的矛盾点就在于,全球各国国内情况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虽然减排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统一的规划在各个不同国家面前很难称得上公平,这也是本次COP26能否顺利结束让人比较担心的点。
不过能看到,此次气候大会通过一系列谈判和博弈,在闭会之前加班加点,终于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这也算是这几年来在气候领域上一次比较成功的国际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