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将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张林
双碳政策五问五答:
第一,双碳政策真有那么必要吗?如果我们相信气候环境科学家的结论,全球变暖会带来生态灾难的话,就不能将双碳目标当做国际形象工程,而是一项有实际意义的长远之策。
第二,如果不直接压降煤炭或者石油的消耗量,而通过提高能效以减少碳排放的空间有多大?目前来看空间是不大的,我国的环保政策、双控政策与节能减排从十二五规划就开始大力推动了,十年过去了,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进一步让煤炭更清洁、更高效的空间或许没有那么大。因此,能源清洁高效相关的支持性金融工具的投放规模或是有限的。
第三,如果压降煤炭等高碳排放产业,以满足双碳政策的目标,经济成本有多大?仅从成本看,不考虑新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现在的估计是差不多会拖累GDP下行1.3个百分点至2个百分点左右。这里也没有考虑就业结构等其他社会调整成本。
第四,非化石能源相关的投资会是有效的吗?在传统能源被迫推出,市场必须接受较高能源价格的情形下,这种投资终归是有需求的,比如传统燃油车被强行淘汰了,就算觉得新能源车在技术、安全或者动力方面有诸多不好,但也只能接受市场的供给。就算觉得新能源车或者新能源技术领域还无序、混乱,甚至有骗子,但就是出现了一辆车都没有产出的上市公司。
第五,能源成本会上涨多少?对于电力来说取决于储能的技术和成本,如果储能问题能解决,电力成本应该不会上涨太高。但锂电池等领域的成本还偏高,当前还不具备经济性。
苏牧野
这是央行一周前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之后,树立的又一个以减碳为目标的资金杠杆。
上周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意思是,金融机构可以先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领域发放利率较低的贷款,然后以更低利率向央行申请资金支持(可达到贷款金额的60%)。
如果说上周的举措意在“开源”——把资金投向绿色新能源的开发,那么今日之举意在“节流”,也即把已有的、“存量”的来自烧煤的碳排放降下来。这2000亿元规模的专项再贷款,将主要投向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等领域,简单说,就是试图把“煤”这种最脏的化石能源“洗”得干净些。做法上和上周的支持工具一样:金融机构先贷出去,再向央行申请资金。
央行两次推出的工具都是“先贷后借”,而不是“先借后贷”,是为了预防金融机构从央行拿到了资金后却又“惜贷”,不发放给实体经济,甚至去搞同业套利。
今日之举更是印证了一个事实:中国经济仍严重依赖煤炭,煤电仍然占到中国发电总量的70%以上,不是说降就那么容易降得下来的。前一阵大范围的拉闸限电,显然给过于激进的减碳运动拉响了警报。
非但中国如此。记得在《财富》几周前举办的“绿色未来论坛”上,有发言嘉宾就对中国宣布一刀切停止在海外新建煤电项目表达了一些担忧。他的看法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像中国一样高度依赖煤电,甚至自身并没有充足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发展新能源业。如果中国停建海外煤电项目,这些国家只能去美欧这类发达国家寻求帮助,但发达国家自身其实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能源转型,早已弃煤而去。那么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最好的煤电技术在哪里呢?在中国。所以,由中国人来帮他们建,反而相对更为清洁一些,带给世界的“危害”更小些。
央行今日之举显示出,官方明白煤之重要,与其把孩子“泼出去”,不如把他洗干净些。
兰香
要更新技术就要有人力、资金、时间的投入,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主席廖天舒估计,在“双碳”路径上,到2050年,中国需要约一百万亿元的投入,其中大部分需要社会融资。虽然现在绿色金融规模很大,但是缺口还是很大,结构很单一,与国际标准也不是完全符合。因此,在这一领域,也需要大力度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