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华融引战增资420亿元,出售子公司股权瘦身

2021-11-18 16: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11月17日晚间,中国华融在港交所公告称引战增资取得实质进展,引入5家战略及财务投资者,包括中信集团、中保投资、中国信达、中国人寿及工银投资,合计募集资金不超过420亿元人民币。此外拟同步启动子公司股权转让项目,贯彻“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监管指导意见。 | 相关阅读(澎湃新闻)
45
王衍行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一个疑问是,为何远洋资本已经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但这次却退出了?华融曾在8月18日披露,分别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上述机构拟通过认购华融新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战略投资。不过,远洋资本并没有出现在最新发布的引战方案中,而由工银投资取代。远洋资本具有产业资本的概念,它的退出,使此次引战方案的五家机构,中信集团、中保融信基金、中国信达、工银投资、中国人寿,为清一色的金融资本。

华融利用从国有银行获得的大量的廉价贷款向高风险公司提供贷款,从而扩张成了一个既庞大又杂乱无序的金融帝国。华融深陷财务困境后,一些人认为说它“大到不能倒”,让监管机构陷入两难境地。

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华融表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总额不超过420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这表明,华融将有机会使其受损的资本回补到监管要求水平,并降低杠杆率。更重要的是,这会帮助华融避免严重违约。

四大资管公司“壳资源”的含金量有降低趋势。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监管准入门槛已经在下降,竞争日趋激烈,经营环境变差。四大资管公司在中国不良资产市场仍占主导地位,但市场份额近年来逐渐萎缩。主要的影响因素:一是省级地方资管公司异军突起,在管理地方不良资产方面,地方资管公司相比四大资管公司更具地利与人和的优势,因地方资管公司与当地企业的来往更加密切,对当地经济的了解更加深刻;二是地方银行已是中国不良资产增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地方资管公司还可能会抬高不良资产收购的价格,把四大资管公司排除在外;三是银行业处置问题贷款的手段也日渐丰富,通过自建投资子公司、特别是用于债转股的投资公司,银行可以进入广义上的不良资产市场,与资管公司相比,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拥有融资成本低廉、享有银行资金支持的优势;四是来自银行、非银机构、非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供应的增加,监管机构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和监管限制,从而加剧竞争,威胁四大资管公司的主导地位。

华融是“激进经营、无序扩张”的案列,并且交了高昂的学费。下一步,在稳健及有序上,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华融可能还不会一帆风顺,华融需要做好迎接更加严峻挑战的准备。同时,当前又是一个重大机遇的时期,金融存在的必要性在于管控风险,也就是,“富贵险中求”。华融这次必须成功,信誓旦旦需要有结果支撑,这个结果就是“中华之荣”,而不是其它。

49
Eric

Eric

中国华融去年净亏损超千亿,现在引入中信战略投资。有点雪中送炭的意味。

为什么华融在过去一年出现如此巨大的亏损?我之前看中国华融在公告中列明了主要原因称,“2020年,随着原董事长赖小民案件审理和宣判,本集团对其任职期间激进经营、无序扩张造成的风险资产持续清理和处置”,在此同时,破屋又逢连阴雨,“新冠疫情”也造成的市场冲击,部分客户履约能力下降,当期部分资产质量加速劣变,对经营业绩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响。

面对如此巨额亏损,现在,中国华融宣布引入包括中信集团等5大战略投资者。有人接盘总是好的。当然,面对亏损,华融还是强调公司流动性风险可控,“将始终以负责任态度认真履行债务偿付义务”。看之前消息,华融及旗下子公司已如期兑付到期境内外债券,看来华融目前资金状况良好,再加上有5大战投加入,相信华融对未来到期债券兑付已做出准备。

23
朱霄

朱霄

场外衍生品 von 财通证券

除了补充资本,以华融为代表的资产管理公司(AMC)业务转型更是迫在眉睫。今年8月,中国华融2020年的年报姗姗来迟,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1,029.03亿元。根正苗红的金融“中央军”居然能巨亏上千亿,境外债券价格一度腰斩,着实令人咋舌。

经过22年的发展,特别是经历了赖时代的狂飙突进,华融旗下囊括了银行、证券、信托、期货、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全品类金融牌照,成为事实上的综合金融集团;依靠房地产融资、权益投资、海外投资等影子银行业务,资产规模在2012-2017这5年间膨胀了5倍,不良债权这样的主业资产却只占总资产的三成左右。随着杠杆潮水退去,自产的有毒资产大量淤积。

四大AMC本是为承接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而生,其初心和本源就是专事不良资产处置的投资公司,而今不良资产处置者却成了不良资产的制造者,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在企业重整、巨坑待填的同时,华融也把华融湘江银行、华融证券、华融信托、华融消金、华融晋商资管公司等金融子公司的股权挂牌清仓。华融大剥离的故事就是AMC回归主业的代表性注脚,有头部民营房企的朋友就跟我说过,几大AMC原向本企业稳定提供的表外融资大幅萎缩,就是今年资金链紧张的一大直接诱因。

2013年后的一段时间,是迄今金融业的最后一次开放窗口,监管的条条框框出现松动,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得到默许,大资管时代呼之欲出,P2P恰似雨后春笋,颠覆银行的狂言不绝如缕,国家牛市的旗号令人癫狂,海外并购也风起云涌,地产金融化达到极点。但很多市场主体并未就此契机取得令决策层信服的经营事实,反而坑货不断、一地鸡毛、成了实体经济运转的额外成本;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分业监管、分业经营、垂直监管、持牌经营外加常态化窗口指导的严管路线卷土重来。

回归本源不难,难的是要去创造本源。回溯历史,不无遗憾,金融发展仍没完全突破“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我们还处于债务周期的出清阶段,在实体酝酿出真正的新经济增长点前,货币大放水和债务大跃进都是不恰当的,比较而言,权益市场的机会应该要多于信贷市场,并且“拼爹”的重要性提升——看看股东还能加持些什么资源禀赋吧。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