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表态: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业务的穿透性监管,“穿透性监管”该怎么理解?
2021-11-28 12:0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财经》年会”上表示,要趋利避害,加强和完善平台企业金融监管,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业务的穿透性监管,增强业务信息披露全面性和透明度,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王信表示,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努力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全面清理整顿互联网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强化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监管,明确要求其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所有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消除监管套利。 | 相关阅读(澎湃)
55
静媛
穿透式监管并不是新的提法,而是这几年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提的一个热词。前几年互联网平台的金融和类金融业务野蛮增长,但却被冠以“科技”的名号,没有被纳入到“一行两会”的监管系统,因此才出现了P2P乱象和蚂蚁金服这样的超高杠杆放贷问题。
今年年初,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监管的当务之急是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实现穿透性监管,令其树立起“负责任金融”的理念。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也要求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根据业务实质明确责任。目前,证监会,银保监会在多项规章制度中都提出了具体的穿透式监管操作办法。
这样的穿透性监管有助于对金融领域的超复杂多层嵌套结构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样的监管方法可能会导致执法权的滥用问题,进而抑制市场的健康发展。
20
懂山里
看值得看的新闻,写思虑过的评论
想法是好的,请问如何穿才能够透。p2p金融看似每一单都是手续齐全的呀,不做深入调查谁能知道都是低信用垃圾贷款?调查的速度与电子金融基本卖点的便利性是矛盾的
28
白枞
在蚂蚁上市争议后,监管层频繁放风要穿透性监管,表明监管方向,也是和市场玩家们的博弈手段。
互联网玩家们野蛮生长,横跨互联网支付到小额贷款、理财、保险、银行等,俨然成长为多牌照傍身的金控集团。关联交易、监管套利等风险难穿透造成监管盲区,从而导致监管缺位。
实则考验监管智慧。互联网巨头们激辩、舆论调动能力甚强。比如监管当局曾要求备付金全部上存、零利息,巨头们暗度陈仓,据理抗辩。
总的来说,在正常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环境下,企业们应有游说和表达合理诉求的空间,但与之匹配的监管能力的建设不容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