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养老理财入市,进一步优化A股参与者格局

2021-12-06 18:03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个人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是多元化的,而单纯依靠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这些功能性的底层资产去满足“千人千面”的需求,显然是不合适的。事实上,无论是新闻里提到的养老理财还是基金投顾,都是对于投资者个性化需求的重新理解与金融处理,只有把金融产品的颗粒度提升,才能真正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才能避免错误销售。

我们在看到金融理财的正面变化之时,也应该深刻意识到我们改革的潜力,以美国的401K为例,为了推动大家积极加入养老理财的序列,1978年才写入法律的这项规则,因为政府的税收递延政策,在最近几十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美国居民养老保障的重要支柱。而值得关注的是,在“现收现付制”向“个人账户”转型的过程中,基础社保账户压力很大,如果不能妥善开发社会保障体系下的第二和第三支柱,不仅仅是政府压力极大,对于居民来说也是不能承受之重。

如果我们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无论是当下的养老理财还是未来中国版的401K,这些带有非常明显长期限投资的机构资金进入市场,将会进一步优化A股市场的参与者格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将形成A股市场的压舱石,成为A股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支撑,这应该是每一个参与者都希望看到的未来。(财富中文网)

作者付伟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关注财富管理与信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 | 相关阅读(财富中文网)
48
x

x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成为整个社会最严峻的问题,怎么有效解决或者缓解,都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下的通货膨胀,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得上述这两部分的收入无法做到全覆盖,不能单纯背靠政府这颗大树来乘凉。
时至今日,养老金的支出量激增,导致资金池里的水位已经贴近了最低警戒线,而每月入池的水量只能基本稳定在最初的设定水平。所以为了避免干涸,唯一能做的就是减少蒸发量。而养老理财产品的试点推行,就是银保监在往资金池上盖上一层隔热膜,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减少蒸发量的目的,从而全力稳定资金池的水位。
监管机构利用养老理财、自己养老保险等方式促进人们对养老的重视,再配合一些养老社区、社区养老等配套养老服务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这在未来10年乃至30年都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发展的产业。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银行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倡导民众长期性投资以及为未来养老做准备,也可能会有更多其他类型的养老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