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亿华夏幸福信托产品违约,平安银行或是“实质管理人”
温和的强硬派
先不说华夏幸福和房地产暴雷的事情,单说商业银行代销信托产品是否有责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境内的财富管理领域一直是一个含混不清的事项。许多券商的研究员认为代销属于表外业务,不占用资本消耗而且不承担风险,对于商业银行乃至更广义的财富管理机构应该多多益善,但伴随着华夏幸福为融资人的信托产品陆续暴雷,关于华夏幸福和平安集团的关系、平安银行在信托产品中的介入程度就不断被人所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于代销行为的再思考。
诚然,华夏幸福和平安集团的股权关系在非标融资中是一个另类,但大量代销银行凭借着强大的代销能力在信托产品中分得了超过信托公司(管理人)的收益分成,这种过度的“贪婪”反过来就把代销银行推入了一个两难的格局。在项目创设的漫长创设过程中,到底是代销银行牵头还是信托牵头,已经很难举证了。在暴雷后,被“严重剥削”的信托公司也会可怜巴巴的说,你看我就拿了这么点信托报酬,凭什么要我承担风险,”你个黄世仁出问题了,还要我杨白劳兜底”?代销银行陷入了社会情理上的困局。
从平安银行持续发酵的代销舆情看,有两个重要的启示需要投资者关注:1,银行代销的信托,比信托公司直销更安全,因为有银行把关风控,事实在泥沙俱下的行情面前,这句话就是伪命题;2,商业银行的代销行为很难定义为“无责”,如果无脑地把代销业务界定为无风险的,以为代销利润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安全收益,那可能就大错特错了,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对于代销占比大的招行、平安,这其中的商业风险和舆情风险,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东木
据资料,早在2018年7月,平安集团以137.7亿元价格从大股东华夏幸福基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手中接手华夏幸福19.7%股份,成为了华夏幸福的第二大股东。
和大多数“暴雷”的房企相似,华夏幸福由于误判了环京楼市的形势,前期扩张激进、加之疫情,导致近两年深陷债务危机之中。
文中所言信托到期难兑付情况,正是在平安幸福危机状况下引暴的一个早已埋下的雷而已。信托取消刚兑,以此作为档箭牌,也真是无话可说。但看平安银行理财经理销售信托时的操作手法,显然是与相关法规相左。取消刚兑的刚性与销售不合规及误导的弹性相博奕的结果如何,我们将试目以待。但愿金融领域里的乱象能引起监管的重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永远是净化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