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经济学家转型做“投资”也被割韭菜
江瀚视野
说是在看到著名的经济学家姜超出现,当基金经理大规模亏损的现象,实际上这件事倒是也很正常,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历史上几乎所有经济学家和赚钱之间实际上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经济学虽然是研究资金流通和整个社会经济现象的科学,但是本身这个学科和整个市场的。收入分配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看到在经济发展史的历程之中,有很赚钱的经济学家,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李嘉图以及梅纳德凯恩斯,但是同样也有亏的非常厉害的经济学家,比如说著名的马克思。甚至于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组建的对冲基金,最后亏的惨不忍睹,最终关门倒闭的现象。所以经济学家不赚钱这件事情,在整个经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倒是没必要去过度解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次,我们再来看经济学家为什么会出现对经济的分析判断很准确,但是对于赚钱却不擅长的现象,其实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其关注的点更多是经济的客观规律的作用,而不是在这些客观规律之中找到什么是赚钱的点。所以这就很容易出现一种偏差,这就是表面上来看经济学家似乎很懂经济也很会赚钱,但是实际上它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度并不紧密,甚至于说理论和赚钱之间两者没有办法画上一个等号,所以才很容易出现经济学家很清楚,如何进行市场分析,却不懂得如何赚钱的原因。
第三,我们再来看著名的姜超先生出现当基金经理出大规模亏损的现象这件事情呢,我们要1分为二的看待,一方面是和我们上面解释的一样,经济学家并不一定懂得赚钱,所以姜超出现其操盘的基金不赚钱甚至亏损也是很常见的。另外一方面则是这种亏损是浮动亏损和本身市场的大环境之间可能有一定的关联度,所以姜超在这方面没能实现超越大盘的收益实际上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因此,对于这件事情我们要一个客观冷静的态度进行看待。
兰香
姜超博士是研究宏观经济的,但回顾历史,A股走势与宏观经济关联度并不大,更多是与央行货币政策或者说是否放水有关,而今年更是一个极端分化的结构性行情,有的股价涨翻了天,有的股价长期趴着不动甚至不断创新低,姜博士如果既不参与游资炒概念,也不参与机构抱团,投资盈利确实是很难的,但亏钱则是分分钟的事。
张鹏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姜超管理的首只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该产品单位净值为0.8076元,八个月时间浮亏19.24%。
事后归因来看,从卖方到买方,从宏观研究到行业和个股研究还是有不小的“门槛”。“公奔私”的基金经理尚有一定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姜超也不能里例外,而且难度也会更大。这在牛市里看不出来,熊市里则看得一清二楚。
牛市里大家都是“股神”,闭着眼睛瞎买也能赚钱。基金经理们更是生怕浪费了牛市,为了做业绩往往高举高打,净值曲线越陡越好,风控作用有限,几乎如同虚设。而在熊市里,只有少数股票甚至是妖股在涨,多数被机构投资者看好的股票则表现不佳,如果风控还形同虚设的话,结果就是回撤幅度屡创新高。基金经理等得起、熬得住,客户就不一定了。
具体到姜超,他的能力圈不是股票投资,缺少组合管理穿越牛熊的经验,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风格,其擅长的是宏观和债券研究。作为清华大学数量经济学博士从事宏观和债券研究15年,职业生涯屡次斩获新财富评选宏观和固定收益研究第一名。如果姜超的这个产品定位是固收+产品,再搭配一个股票基金经理,业绩绝对不是现在的水平,
姜超发文表示,货币超发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超发的货币有望流入资本市场。姜超称这也是他自己选择从研究转型做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做了一个长期的判断,认为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主要的机会就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
但是,姜超把自己在资本市场的角色定位错了,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圈作深刻的反思。中泰证券产品部门基于他这种角色定位设计了与其能力不相符的产品。此外,中泰证券的风控部门也值得反思,在产品净值没有安全垫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给基金经理太高的风险敞口。
姜超需要用实力证明自己,只是客户给的时间不多了。
陈燕
昨天有关姜博士首只券商资管产品业绩暂时不理想的消息刷屏。大部分媒体还是保持了客观克制,坦言产品时间尚短,未来如何还有待观察。确实,我也比较认可现在下结论还早,站在财富管理圈的视角,我还看到了一些历久弥新的道理:
一是,市场先生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光环和神话在市场面前都会破灭。
在资管圈,越成熟的基金经理越知道敬畏市场,时刻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心态,也越低调,越不喜欢被神化。姜博士在决定转行时曾坦言“ 从研究转型投资是个巨大转型,投资不易,想要取得不错的收益更是难上加难 ”,说明他内心对自己转型后面临的考验是非常清楚的。
而在财富圈,渠道为了达成宣传推介目的,往往会刻意放大基金经理的光环,从学校学历、工作背景、历史业绩等各维度扒亮点,有偏宣传使得客户都心怀一个“神”,初始期望非常高,一旦过程不达预期就按捺不住,忙着吐槽和离场。
如果一开始大家都能客观地认识基金经理,不过分神化他,真正了解他的职业路径变化、他发行产品的时间背景、投资经验、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从投资理念和波动特征上寻找与自己匹配的,而不是抱着“追星”的心态,就不会有“明星翻车毁三观”的狗血结局。
二是,资管圈内做研究和做投资完全是两码事。虽然很多基金经理都是从研究员分析师起步的,但不是所有分析师都能做好基金经理。写研究报告时只需要聚焦自己擅长的宏观或者行业,而做投资要兼顾方方面面,真实的投资环境非常复杂。我们在介绍一个基金经理时不要把他的投资能力和研究能力混为一谈。不管研究做了几十年,第一年管真金白银,在投资上就是新人。没有人天生擅长做投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军师与将军、教练员与运动员,角色不同,能力要求也不同。
投资是门手艺活,需要经验积累、精益求精、匠人精神。既然是经验积累,时间维度不可逾越,新手基金经理我们需要给予他实践和成长的时间。对于姜博士来说,从分析师到基金经理,是向更高维度挑战自己。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明白自己的选择意味着给予了他历练成长和证明自己的时间,认可的是他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而考验一轮资产配置效果的时间起码是一轮小经济周期,3-5年。投资框架只有浸泡在市场里,不断遇到挫折,应对挫折,保持思考和学习中,才能得以完善。投资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书写出来的。
术业有专攻,我们不是神,所以投资这么专业的事应该委托人士打理。而专业人士也不是神,所以我们需要审慎选择、合理预期、做好分散配置。
高仓龟
这一看起来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正说明了理论面对市场实际投资时候的苍白。这一潜规则在商业圈中早已潜移默化,就比如之前著名管理学者,到处传授管理经验的陈春花教授,对瑞幸咖啡等几个后来暴雷企业的极度支持和背书,让其成为了商业圈中的笑柄。基本上对市场判断比较准确的商业家和CEO们,极少谈及理论,更加不会完全信任经济学家们的判断,对于这位知名经济学家而言,转型做投资,可以说是没有自知之明了。
温和的强硬派
做研究的顶流大神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实现研究到投资的蜕变?姜超这一年的实践,显然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宏观经济最顶级的分析师,在一年的时间管理自己的股票产品,录得了-20%的收益,无论是相比于资管产品的均值还是沪深300,都难以说是让人满意。
从姜超的案例,我们可以窥探研究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即便你把宏观经济和市场策略都推演清楚,落地到具体行业和股票的选择时候,依然还有那么多“功课”和“成本”要付出!投资不是一项关乎于“买卖”的简单工作,对于上市公司财报的细致研究、对于市场资金流向的判断、对于买点和卖点的把握、对于股票下跌后的止损和止盈,这些看起来不复杂的东西,在压力面前都会细化为无数复杂的要点。
对于姜超的投资,我反对“一帮子打死”的判断,研究和投资本就是两个各具专业特性的工作,隔行如隔山,即便姜超能做好投资,学费也是必须要交的。但我却很想提醒那些热衷于自己炒股的朋友们,你的专业、你所获得的配套支持,能否赶得上姜超?投资这么难,为什么还要自己承担净值波动的煎熬呢?
PS:多说一点,海通期间的姜超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分析师,2019年姜超对于经济模式转型的一系列研报,到目前看都具有超前性,无论是对于非标经济模式衰退的必然论,还是基于工程师红利和资本市场大发展的方向论断,这2年的经济发展都在一点点验证姜超当年的论断。当下中国的宏观经济迎来大变革,与其吐槽姜超的投资绩效,不如看看姜超2年前的文章,对我们建立新经济模式下的投资策略依然有指导作用。
引領Manuel
无数的经验告诉我:凡是绕着弯子跟你谈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一定都是些“砖家”,尤其是中国内地,因为在实战当中一直就只有输家和赢家,根本就没有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