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基金经理被调岗做保安,管理规模低于2亿元
陈燕
这则消息能炸圈主要是它在年底这个特殊时点拨动了吃瓜群众看基金业的“学生们”拿期末成绩报告单的热闹神经。相比2020基金业喜大普奔的景象,2021基金业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有人提前锁定公募行业冠亚季军宝座,有人被曝年终奖5000万+,也有人被调侃转岗。
其实就基金经理调岗做保安的事,更多的是搞笑,它的细节和真实性明显经不起推敲。不论是哪家基金公司,即便是小型公募,专业性和严肃性都是这个行业最基本的素养,况且落款“深圳市xx有限公司”明显不符合公募基金公司的名称规则。推断说是某私募倒也有一定的可能,相比公募牌照,私募牌照是基金业协会颁发的,以自律管理为原则,相对监管环境会宽松些,岗位不专、人员混杂、资质不全、兼职外派等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在笔者看来,投资是门手艺活,基金经理是手艺人。事实上,基金经理职业的竞争非常白热化。公募基金圈基本都是顶尖院校毕业的硕士博士,学霸PK学霸,拼的是谁更勤奋,谁的手艺能够跟随市场提升得更快。私募圈相比而言就黯淡很多,私募圈的二八法则更加明显,80%的规模集中在20%的头部公司,而这些头部公司往往有着“公转私”的背景,团队实力雄厚,延续着公募时期的合规严谨和勤勉尽责品质。而剩余80%的公司规模很小,大部分人员无论是在学历背景还是投资经验上都很一般,剑走偏锋的做法更为普遍,依靠某种押注方式一战成名,迅速做大规模,之后又在市场风格转化中折戟沉沙的案例太多了,私募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投资者的投前尽调和投后管理成本非常高,难度非常大,所以它只能针对特定的合格投资者提供服务。诸如这一纸调岗通知闹剧的公司如果真的是某家私募,这样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叫投资者放心地托付资金。
手艺人需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成长,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手艺人所在公司的培养体系、投研支撑、制度保障都是决定手艺人可以走多远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客户能否最终获得优质服务(基金管理本质上是一项手艺服务)的前提条件。这也是我们在选择基金经理时,往往要同时看他所在公司的投研实力、团队稳定性、管理规模等因素的要义所在。
万幸
这个事件像是个八卦,成为大家谈笑的话题,其实基金经理跌落神坛,这就是资管行业马太效应的一个缩影。
业绩、规模、品牌,形成了资管行业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局面,而所谓的牌照红利在当下基本上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要想在行业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一定要有自己的差异化和独特性。
要不然,可能只能接受现实的残酷,成为被淘汰大军中的一员。
李泉林
都说金融、基金行业十分内卷,没有想到还能这么卷,今天还管理一只小型基金,是一个基金经理,明天一纸调令,就变成了保安。这么离奇的事情自然引起大家热烈讨论。
一方面,很多人会认为基金经理就是要这样优胜劣汰,才能激发更好的业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另一方面,将一个基金经理一下子转岗转成保安,这难道不是变相裁员吗?究竟事实是怎样的,可能还要看当事人是什么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