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中概股悉数受挫,受多方因素影响

2021-12-29 14:0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对于中概股投资者来说,2021年是损失惨重的一年。专家认为,中概股下跌原因复杂,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地缘政治、国内政策、基本面和市场偏好的判断存在着非0非1的模糊边际,因此对于底部何时出现的判断会非常困难。但市场中从来不缺少在风险中寻找机会的掘金者,不少投资者仍在踊跃购入中国主题的ETF。 | 相关阅读(巴伦周刊)
27
苏牧野

苏牧野

资深媒体人

中概股今年厄运连连,在国内遭遇一场又一场监管风暴,在美国又成了政治风向下的牺牲品。几年前它们在资本市场上有多么受宠,今年它们的境遇就有多么凄凉。

中概股身上,集中体现了2021年中国商业世界一个最大的主题:监管与资本的博弈,以及——到目前为止——监管的全面胜利。

至于为什么监管会在一夜之间以雷霆之势横扫一切,我看到过几种解读。一是关于时机。一种说法是,对于资本驱动下一些互联网板块的狂飙突进,监管方其实两年前就已有心出手,不料在去年年初被一场疫情打断。疫情一再拖延,等到去年年底蚂蚁金融上市前,金融监管方觉得已无法再等,到那时,各条线的监管机构想做的事儿已经堆积了起来。是一次打击一个板块,徐徐图之,还是一股脑儿都上阵,现在看起来,是发生了后者。这么做也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趁疫情、全球经济都低迷之际,将利空出尽,等到疫情过后,就能创造一种监管者眼中更健康更稳健的复苏。

二是关于动机。普遍说法是,一切都与“共同富裕”相关。这一轮监管,起码从意图(而非实际效果)的角度看,都是剑指大资本及其代言人,而意在保护底层的权益和福利。难怪有外媒将这整场campaign称作中国的“红色新政”——对应上世纪30年代标志着美国“镀金时代”的终结、帮助美国经济走出大萧条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后,美国进入大政府大福利、更集体主义倾向、对资本管制更严格的所谓“进步时代”。

2022年,是“中国版”进步时代的开启之年吗?如果是,对中概股倒不一定是坏消息。

50
温和的强硬派

温和的强硬派

资深财富管理从业者

我们都看到了中概股的暴跌,但却忽视了中概股的暴涨,如果我们简单把中概股的下跌归咎于中美愈发紧张的关系,那是非常偏颇的。如果我们回看中概股在2020年的上涨,可以清晰得到这样的结论,在疫情大范围影响全球后,中国对于疫情更好的治理手段让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概念的股票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由于更好的前景,被投资者寄予了更大的期待。

不必过分悲观的是,即便如此,中概股也只是回落到2020年下半年的起点,由于宽松货币政策和风景这边独好带来的“特殊效果”在中概股身上慢慢褪去,欧美虽然疫情不减,但经济复苏也依然坚挺,欧美的疫情常态化,必然让中概股的特殊地位有所衰减,这种估值回落不单纯来源于中国对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安全的新政,更有市场自然挤水分的效果。

站在2022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对于中美的投资者都需要对中概股重新认知,一方面是我们必须要建立其自己足够强大的自留地,无论是做大香港联交所,开拓SPAC制度,还是开创国际板,我们的融资渠道必须多元化,走得出去也能请得回来,目光和平但做好内循环的准备;另一方面,美国的投资者也必须改变对于中国的刻板认知,像达里奥那样更本质的认知中国对于和平发展的诉求,才是双方长期共存共荣的关键。

2022年可能是新世界的开始,国与国的隔阂将会不断增大,但同样的国与国、不同文化的碰撞和理解也将展开,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暴露问题,当我们都能清楚认知问题的症结时,距离解决问题,就已经不远了。

45
托马斯·铁蛋

托马斯·铁蛋

今年对于全球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投资者来讲是矛盾的一年。一方面,中国国内疫情控制一直十分顺利,零星疫情的爆发也能很快压下去,这让中国经济迅速开始复苏,这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讲是一个难得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中美两国在科技方面的角力如今蔓延到了资本领域,中概股不用说现在不停蒸发了,到了明年说不定得集体退市回到港股A股,这对于中概股投资者来讲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因而就明年来讲,海外投资者可能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投资中国的同时,避开监管风险。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