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北欧逆势迎来“婴儿潮”
苏牧野
这与中国努力催生而不得的情况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了。但是,说意外又不意外。疫情中人们在家待着的时间变长,挪威政府又发了那么多补贴,人们愿意多生,也是理性选择。
可见,女性生育的根本动力,还在于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说近了,是怀孕之后,产检能按时做,临盆时不会被粗暴的防疫措施挡在医院门外;说远一点,孩子生下来,有足够多的学校和社会保障机制,确保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被遗弃、心理健康;再远一点,是孩子们接受了足够教育后,毕业时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有足够多的向上空间,而不是年纪轻轻就被“卷”得只想“躺平”。
为了让中国人多生几个,现在各种提议满天飞。但不管是放假、发钱还是分房,这些物质刺激措施就算再多,一位胎死腹中的孕妇、一个因为捂住耳朵就被老师怒斥的孩子、一起刘学州事件,就足以打消很多人生孩子的念头。说到底,中国女性不是不愿生,而是不敢生。
骑行人张浩
北欧的高福利众所周知,但即便是高福利,之前北欧也依然面临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问题。这次因为疫情在家,促进了生育率的提高。对于东亚的高压力文化,北欧可以说是生活工作平衡的代表,年轻人生得起,自己也可以享受长期产假而不担心职业危机。
而北欧这次的生育率提高在我看来,也许是新冠一时的影响,从长期看,高收入高学历群体增多的社会生育率的下降是一个常态。很多时候,社会福利会增长生育意愿,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生育。全世界新一代的年轻人其实大抵类似,都是想要活出自我,把自己先活好,然后才是下一代的问题。
那么,北欧的方式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呢?高福利当然好,但要看国家发展阶段,以及社会是否达成了共识。这两天腾讯应届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斥责严重加班的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已经是行业领头年年盈利的腾讯尚且如此,那么,还有那些千千万挣扎努力的中小微企业,是否能不卷,给育龄年轻人一些空间,配合国家的生育政策?这是个难题,我们都在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