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推出财经素养系列网课,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朱霄
2022年是资管新规的实施元年,“全面净值化”成为资管行业的主旋律,再加之地产暴雷潮的叠加冲击,后刚兑时代已至,高息“理财”的客户根基被再一次撼动。不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不让兑”——真想破财免灾、息事宁人,办法总比约束多;真正的要害在于“兑不起”——经济增长变速降档,低利率成为长期趋势,城投基建、地产开发相关的非标债权资产大幅萎缩且劣化。而更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则是,被寄予厚望的“固定收益+”产品能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传统理财和资金信托(姑且统称为“高息”理财)的使命呢?
在中国的语境中,理财是一个微妙且模糊的概念,介于投资和储蓄之间,没有多高的认知门槛,就能直接满足多数家庭让财产稳定赚钱的诉求。但形势变了,市场已无法再简单粗暴给出“5%-10%”的预期收益率来解决所有问题,真空需要新业态来填补,大量的传统理财资金必然会遵循自身的真实风险偏好,向投资和储蓄这两个方向分流转化,各路金融机构都不想错过这股涌动。
曾经沧海,大规模的高息“理财”已成传说,那是一个时代的特别馈赠,而不是永续存在的常态。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其他金融工具的组合搭建,尽可能模拟出类似理财产品的收益特征,做到几分形似,但也很难有内味儿了。诸如量化对冲、雪球结构、可转债、FOF等产品的兴起皆属此类,其中尤以“固收+”的概念最为火热。通俗来讲,“固收+”就是以债券类资产打底保持本金稳定,同时又搭配其它投资标的以增强收益,“+”的范围可涵盖多种资产和策略,需要结合各家机构自身的资源禀赋情况,包括而不限于股票、可转债、衍生品,乃至项目式的另类资产创设。
当前“固收+”的话语权主要还是掌握在公募基金手里,根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天弘基金联合出品的《中国居民稳健理财发展报告暨“固收+”基金趋势白皮书》,截至2021年年中,“固收+”基金规模已达到2.72万亿元,持有户数达4,726.9万户,其中以偏债混合基金和二级债券基金(权益仓位不超过20%)为主。另据中金公司2022年1月期的市场调查显示,有逾六成的固收投资者认为需要固收+来增厚收益,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盛况之下,仍有谜题,不同的投资者对“固收+”其实是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期许的。对原本就熟悉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如对纯债利率预期较低,就偏好通过“固收+”增厚收益,意在“补低”。对习惯在银行、信托体系进行理财的投资者来说,“固收+”是用来替代高息“理财”的,意在“替高”,但收益6%且回撤3%的“混合基金”往往并不令他们感冒,更遑论其大年大赚、小年小赚的特点,似乎与常规基金产品的差异并不大。
而基金界也在尽力用自己的语言体系去理解后者:相对缺乏市场观点,习惯于要报价、要兑付,且较难忍受过长的业绩考核周期,中短期就要见疗效。这样的“固收+”产品不能以收益排名、战胜基准论英雄,重点是低回撤和绝对收益,最终画出一条相对稳定且斜率不错的净值曲线。想在证券市场上跨越周期地划出这么一条线并不轻松。
我们必须承认,躺赚超额收益并不是一件可持续的行为,“固收+”不能完全替代高息“理财”的功能,它只是在努力代偿。如何令财产收益跑赢通胀是很多家庭的共性问题,曾经的高息“理财”仅靠一两类单品就能解决掉,可今后则需依靠资产配置乃至财富管理等更复杂的解题思路,理想中的“固收+”不会仅仅是一件金融单品,它应该是一个财富端体系、一套资产端接口。所以我们看到,资管机构越来倾向于通过“大类资产配置”这个角度来讲好“固收+”的故事。毕竟“固收+”如若只是一种股债二八开的拼盘,那么投资者完全可以分别购买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从而自制“固收+”,那资管机构又凭什么赚这份钱呢?赚钱的自信在于资管机构具备宏观大势研判和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或者说自称具备),最终为观点不强的客群提供一个现成的资产组合方案——什么时候用多大比例资金买股票,什么时候用多大比例资金买债券,什么时候用多大比例资金买衍生品或另类资产,从而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就如同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也流行过CPPI、OBPI等基金保本技术一样,都是形势使然。我想今天的这些“固收+”虽以高息“理财”继承者的身份兴起,但自己大概也是阶段性产物,让投资者的理财观念由“单品购买”升级到“资产组合”,也许是“固收+”更大的进步意义。
Dengerii
这是一则颇为有趣的新闻。我国资本市场这几年的发展下,炒股炒基等等投资理财方式越来越受到普通投资者的青睐,但是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散户,缺乏理财和相关投资知识,一来自己动手炒股炒基容易很盲目,赔的比赚的多,二来很容易被投资市场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欺骗和利用,成为被割的韭菜。上交所搞的这类网课,应该是以基础性理财知识为主,虽然不能把人教成股神,但是学点防骗知识总是好的。
蚂蚱
从学生培养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