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财富取消基金销量类榜单
陈燕
2020一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力量,也同时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赚钱效应,投资者跑步进场,“喝酒吃药”型的股神/明星基金经理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仿佛年终奖不换成基金,你都不好意思在酒桌上聊天了。
2021春节前一片“日日鱼翅捞饭”的繁华景象,可是七天假期一过,市场风格陡然切换,新能源芯片替代医药白酒,你方唱罢我上场,给了跑步进场的投资者们一记闷棍。而等基民叫嚣着喊话基金经理“你再不买新能源,我就赎回你的基金了”这样的闹剧发酵起来,“新芯”板块迎来大幅度调整也并不出意料。
2022年初市场更是极速下挫,泥沙俱下。内有经济增长担忧,外有后疫情和地缘政治干扰。截止春节前,单看新能源指数,起起伏伏,整个牛年只不过是15%的涨幅,而谁又完整地吃到这15%呢?寥寥无几。春节后市场仍然在震荡探底,投资者情绪降至冰点。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谈论基金,渠道也更倾向于推荐固收+产品。
回顾这三年,市场亘古不变的情绪周期,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是多了一茬茬“新基民”,一次次重复着“追涨杀跌”的老剧本。医药白酒新能源等曾经的热门板块近两年从最高点下来,最大回撤几乎都超过了30%,有多少人是追高热门板块基金买入,进入即被套的?又有多少基金经理是熬不住压力,追高热门个股而被市场左右打脸的?还有多少基金经理在港股、中概股、互联网优质企业的价值之路上苦苦坚守。
市场的特点注定了想赚快钱的人赔得更快。均值回归的经济学原理决定了超额收益终将回归平均收益,在这个回归过程中,承担负向收益是必然。当一种投资方法、投资板块或者标的创造了惊人的超额收益,传播开时,传播本身需要时间,时间本身伴随着收益曲线变化。信息接受者辨识不了当前处于超额收益上升阶段还是均值回归阶段,就很容易踏入负向收益陷阱。因而表现为看到别人赚钱很容易,跟随而入,结果快速赔了。又由于无法判断何时重回超额收益阶段,在持有过程中,不断放大的浮亏数字会让人的恐惧心随之放大,拿不住标的,等不到回归。与其说没有足够的耐心,不如说是信心不在。
因此,“快钱”与“耐心”、“信心”、“合理收益”天然是矛盾的。“耐心”源自合理的资金用途规划和分配、合理的收益率预期(放弃梭哈暴富的妄念),“信心”源自对国家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提升和越来越好的信念。
解决不了这个层面的认知,不管按照什么排行榜买,或者找哪家机构哪个投顾推荐产品,都不会产生自己能够认同的结果。就像一个人不会游泳,如果不埋头学习游泳技能,只是一味地换游泳池,是没有用的。
作为最大的公募基金销售平台(游泳池),如果不培养用户对理财和基金的专业认知(游泳技能),一味的追求规模(游泳的人),很难留住用户。中基协披露截止21年Q4, 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前 20 名,非货币公募保有规模前三甲分别是蚂蚁财富(12985亿元)、招商银行(8701亿元)、天天基金(6739亿元),其中蚂蚁财富Q4环比增长 +8.62% ,靓丽数据的背后,是21Q4至22年Q1令情绪降至冰点的市场以及多少客户买入即被套的谩骂,蚂蚁忧从中来可以想象。这是倒逼蚂蚁改进现有销售模式的更深层次动力。
从半个月前某兰经理的基金从销量榜下架,到现在取消销量榜,蚂蚁在一步步推翻它曾经引领的“基金淘宝货架风”。金融产品的适当性,比实物产品复杂太多了,并不是简单的适用“大家都在买”“薇娅推荐”,更需要揭示的是“什么产品适合我”“我买的产品风险收益比怎样”“我的基金经理的能力与缺陷”等等,汝之蜜糖彼之砒霜,金融产品推荐逻辑的“千人千面”比起实物产品对平台的专业度要求高太多了,无论是对产品的分析、对基金经理的全方位标签,还是对客户的精准画像。个人认为,蚂蚁拥有这样的科技能力,有望在金融产品适当性匹配上有质的飞跃,也很高兴看到它的产品细节正在往这些方向打磨升级。
“从长期来看,投资者会在投资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专业,平台选择的方式,将决定最终沉淀在平台上的客户的特征与质量,这也是平台自身对于未来发展的方向性选择。”非常认同这句话,一个沉淀专业投资者的平台,与一个只能做韭菜的流量生意的平台,哪个能走得更长远,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到去年年底参与过一个帖子讨论,话题很扎心:“ 睿远成长价值今年还是负收益,睿远均衡价值刚刚正收益,那为什么还能如此追捧?而坤坤、春春们却被骂成这样呢?”时至今日,睿远两只基金表现仍然不佳,两位经历过多轮牛熊市场考验的优秀基金经理正在经历着新的挑战,投资者愿意给予他们时间。我的答案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睿远从一开始吸引的投资者就是更偏理性和专业的,从购买之初就能接受长期持有、定投价值,规模设限,对客户有选择。而坤坤春春被大量的新基民追捧封神,又在规模上不做筛选,最终口诛笔伐赶他们下神坛的就是当初吹捧他们的那些非理性投资者。
“克制地追求良性发展”对投资者、对基金经理、对基金公司、对销售平台都是适用的,用更为宏观的视角看,其实大家的利益本该是一致的,赚取长期的确定的经济增长的合理回报。
温和的强硬派
这确实是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新闻!从表面上看,作为全市场公募基金最大代销机构的蚂蚁财富,迫于投资者的压力,取消了基金销售榜单的展示,但本质却是暴露了当下权益市场投资者的不成熟特征:喜好追涨杀跌(越涨越买)、热衷于从众(其他人买什么我也买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当资本市场一路走好的时候,无人关心,只有当牛市的光环渐渐褪去时,大家才意识到,这样的投资行为带来的只有一地鸡毛。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投资者教育一直是财富管理机构长期的问题,非常合理的“资产配置”却经常被投资者的情绪抛之脑后,无人问津。如何改变越涨越买的倒三角型错误现状,让投资者在恐慌的时候变得贪婪,从而真正实现长期盈利,这不仅是投资者需要思考的、更是财富管理机构需要破解的,这不仅是一个反人性的难题,更是财富管理机构在未来财富大赛道下竞争胜出的关键。毕竟谁能帮投资者赚到钱,谁才具备了立足于财富管理行业的根基。
我们再尝试探讨一下“基金榜单”的细节,稍微留心一样,我们会发现各家财富管理机构的PC端和APP上都有类似的呈现,但整体却是大同小异,铺陈了大量小白投资者难以看懂(甚至会误导投资者)的数据,我们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数据和指标应该是辅助决策的,而不是成为投资的噪音。如果各家财富管理机构只是做数据的传递者,而无法把数据“加工处理”为投资者可以看懂听懂的基金评价,无法真正解决投资者所需要的“辅助决策”功能,那数据(榜单、指标)的意义就很小了。
说到底,财富管理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只有站在客户的视角,以客户能理解的方式,给客户输出最有价值的意见和方法,才能让客户买的放心拿的安心,从而实现真正的长期投资长期获益。
万幸
社会心理学界被引用最多的一本书是罗伯特西奥蒂尼的畅销书《影响力》,它也是查理芒格非常推崇的一本书,因为对这本书的欣赏,还赠送给了书的作者西奥蒂尼一股伯克希尔哈撒维的股票。
在这本书中,作者核心介绍了6大对他人施加影响,构建影响力的方式,其中最最核心的一个叫做“社会认同”。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别人在怎么做。基金销售top排行榜起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作用,但其实这是一种对投资者内心安全感的迎合,投资和其他的消费行为最大的差异,是它是要反人性的,即人多的地方反而是不能去的,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要“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蚂蚁财富的做法的实质是一种回归,涉及到投资的营销一定是要价值观先行的,即便不投教,也不要去助虐。在这方面,蚂蚁走出了第一步,我给它点赞!
东木
蚂蚁财富取消基金销售量榜单估计是迫于外部压力,其实很多代销渠道平台都有推荐基金这个栏目,某种程度可以节省投资者挑选基金的时间。尤其像纯销售数据维度的排行榜,比较直观,基本各家都有。
基金榜单也好理解,人家做平台就是为了赚钱,就跟百度的竞价排名和淘宝榜单一样。实际上,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榜单销售”模式的弊端。虽然业内都在做,但热销”这样的字眼,往往会让基民忽视买基金的其他因素,不利于形成更好的投资习惯。对于基民来说,排行榜其实没法做参考依据的,还是得充分了解市场,了解基金本身的业绩、行业赛道和基金经理管理水平等,再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所以,这次蚂蚁财富取消基金销售量榜单也算是一个开始,估计之后其他平台也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