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昉:今年中国人口或将达峰,要转向消费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
王衍行
蔡昉是中国的为数不多的既严谨又具较高水平的学者,他目前位于高屋建瓴、拨云见日的层面。蔡昉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观点:即,生产率的提高、增长率的提高,其反面的突出问题在于,生产率的粗放、增长率华而欠实,蔡昉指出:“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在中国不一定代表劳动力的负增长,因为劳动力的核心是从农业生 产率较低转向生产率更高的部门,这就带来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以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实实在在的潜在增长率的提高。”毋庸讳言,中国目前的人力资本质量尚未达到与发达国家抗衡的水平,而且,有的方面相差很远。
两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三驾马车”的高质量可持续。蔡昉提出的“要转向消费需求拉动的增长模式”可能处于低级阶段,破解的难度不容小觑。蔡昉指出“过去“三驾马车”中,出口、投资起到主要拉动经济的作用,今后需要转向消费需求的拉动,要更加依靠消费。人口负增长将伴随着消费收缩,三个效应(人口总量、年龄结构、收入分配效应)中前两者不可逆转,需要在第三种效应有所作为。”必须指出,“三驾马车”已经面临史无前例的难题,这绝不是简单地缝缝补补可以解决的,譬如,在依靠消费上,广大民众依然面临就业、低收入、高物价的“三座大山”,不难预计,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节约”仍然可能是核心,这就意味着,“消费需求拉动”一定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在高质量发展经济上,日本值得中国虚心学习、借鉴。蔡昉提出:“人口峰值和负增长都伴随着消费收缩,应对不当会陷入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高负债的长期停滞或“日本化”。”毫无疑问,在高质量发展经济上,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包括美国、德国、日本等,但是,十分遗憾,当前,一些在知己知彼上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占了上风,这是误入歧途的标志。
高格析
如果读过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会》和但斌的《时间的玫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和日本的民族性格是截然不同的,中国人的奋斗精神远远强于日本人。
money-game
“去年中国人口已经接近零增长,2022年也完全有可能达到中国人口的峰值”,这个判断是没错的。虽然去年已经放开了三孩,不过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大家生育趋于谨慎是很正常的事情。人口下降对于经济来讲,就意味着消费推动力的衰退,随着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今后几年的消费活力可能会大不如前,想要未来经济继续增长,自然需要拉动消费。不过消费这个东西跟普通老百姓兜里到底有多少钱有最直接的关系,这两年疫情封控,裁员失业人数增多,这种情况下消费并不是政策想要拉动就能拉动的。
正军
当年大学就讲到“市场=人口+需求+购买力”,三者缺一不可,最主要的购买力不够,或者各种因素造成不敢“充分购买”,人越来越理性,有购买力的不乱买了,没购买力的买不了……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同时中国占比绝大多数中小微解决国内近80%多的就业,但国内中小微企业的寿命不足5年……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太多的不确定,真正消费拉动GDP挑战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