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将继续通过乌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逆旅中的行人
继续获取从俄罗斯供应的天然气说明欧洲回过味来,发现这仗打自己头上了。一度欧洲眼睁睁看着自家能源价格飞涨,民众怨声载道,却被美国怂恿着不买俄罗斯的能源,来买美国产的能源。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影响不大,而欧盟差点因为政治正确把自己带沟里。
要知道美国民众使用美产能源都因涨价而不满,欧洲放着邻居家廉价稳定的能源不用,不远万里使用越洋能源,欧洲才不傻,能算清这笔帐。现在打仗归打仗,好不容易从疫情恢复的经济不能不管。众所周知欧洲工业本来就面临劳动力成本高的天然劣势,再加上能源暴涨,很多企业已经进入实际停摆状态,亟需能源补充,而另一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纷争有持久化的趋势,“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烧钱,俄乌双方也都需要天然气项目获取持续经济支撑,目前的情况也算是多方妥协的结果。
苏牧野
这条新闻的源头似乎是俄罗斯国有天然气公司Gazprom,但查了一下,海外鲜有报道。
事实上,海外媒体今天比较重头报道的是另一条新闻:俄罗斯周二宣布,由于“风暴损坏了泊位”,里海输油管道(CPC)的运力可能下降多达100万桶/日,相当于全球石油产量的1%。CPC管道一头连接哈萨克斯坦的Kengzis油田,另一端通向俄罗斯位于黑海的一个港口,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管道之一,占到全球需求的1.2%,若输送发生严重中断,将给全球石油市场带来进一步压力。
俄罗斯方面称,管道受损是因为天气,这很快受到了西方国家的质疑。俄罗斯是这条管道的最大股东,而管道损坏发生在俄乌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总统拜登访欧并可能进一步制裁俄罗斯的前夜,时间显得很蹊跷。一些能源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俄罗斯对西方制裁的反击,进一步制造能源短缺来威胁世界。
现在全世界目光都聚焦于拜登即将展开的欧洲之行。美欧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就是俄罗斯“将能源武器化”。美国一周前已经对俄罗斯石油实施禁运,但表示途经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石油(也就是上述CPC管道中的石油)应该不受干扰。欧洲45%的天然气和石油需求仍然有赖于俄罗斯,一时半会儿也很难找到替代品。在核武器之外,能源大棒是俄罗斯手握为数不多的砝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