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全线暴跌!沪指跌超5%失守3000点,超4600股下跌
张晨
从几天前开始,股市就已经在3000点徘徊,尽管官媒使劲吹风、证监会也忙着跟各个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开座谈会,敦促大家“护盘”,但是这场3000点保卫战依然以今天跌破3000点而告终。上一次股市跌破3000点还是2008年,也就是14年前。如今疫情在全国各地爆发,产业链复工困难,再加上能源和原材料短缺,市场情绪正在进一步下降,而前不久的降准,似乎也没有达到什么提振效果,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利好,这种市场情绪可能并不会得到多大程度上的改善。
高格析
人性的弱点就是追涨杀跌
股市是考验人类心理的绝佳场所。牛市的时候,涨幅绝对超乎你想像;熊市的时候,跌幅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牛市疯狂,熊市也疯狂。
这是考验个人定力、眼光、视野的绝佳时刻。如果你恐惧、飘忽不定,就不要进入股市承担煎熬;如果你狂妄、孤注一掷,你会输的一塌糊涂;如果你理性、睿智不疑,你也会赚得难以想象。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企业还是那家企业。但是价格就是如此任性、如此意外。
这个时候,也许反弹会随时来到。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但是仍不足以支撑大的反弹。这个时候,应该更加努力的工作,仔细寻找更加优秀的企业,它们才能带你穿越牛熊。但这样的企业屈指可数。这个时候,可以用更少的代价买到更多的份额,这是唯一可以确定的东西。
江瀚视野
又见沪指暴跌,现在真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今天,大盘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均跌超5%,上证指数收盘跌破3000点创2020年6月中旬以来新低。盘面上,几乎所有板块全线下跌,周期、数字经济相关板块集体大跌。此外多只权重股大跌,招商银行、新华保险、五粮液、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等均跌超5%。
说实在看到今天整个资本市场的表现,简直能用惨淡甚至说悲剧来形容,看到这样的表现很多人都在问,这股市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样的股市还有希望吗?甚至于有一些胆大的人在问,这样的股市能不能抄底,我们又该怎么看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对于这样的股市我们先别惊慌,这个股市当前的现象也是很正常的吧,应该是更多面对的情况是整个市场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触顶反弹,大量的个股开始进行大规模回调,最终出现了恐慌叫逸,这是当前股市整体情况的一个表现。
其次,我们看到的是当前整个国际资本市场实际上开始有一种恐慌情绪,这就是市场开始有可能由滞涨进入衰退,如果这个情况形成的话,再加上美联储等整个资本市场重要货币政策供应方的一些问题,最终有可能带来整个市场的问题。
第三,对于当前的股市来说,可能目前要大规模抄底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风险很大,最好的选择可能还是保持足够的仓位,在市场的波动之中寻找机会,这可能才是一个比较好的可能性。
文洁
一、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市场整体下跌,上证指数下跌了3.9%,沪深300指数跌幅为4.2%,创业板指跌幅超过了6.6%。恒生指数下跌4%,恒生科技指数下跌7.38%,人民币兑美元贬值2.04%。
国内疫情防控出现困局,美联储紧缩预期强化给国内货币政策带来了掣肘,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带来了资金外流压力,都使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同时,近期上市公司业绩密集披露,任何一点业绩上的不及预计在悲观情绪下都可能放大,带来个股股价甚至板块的下挫。
二、基金表现
截止到上周五,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今年的收益是-23.17%,跌幅基本和2018年相当了。2018年全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跌幅是-23.58%,中证800的跌幅是-27.38%。简单来说,我们在2022年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差不多体验了2018年全年的感受。
宏观数据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基金净值大幅回撤背后是多少财富的灰飞烟灭。这种情况下,很多机构开始写小作文跟投资人道歉,有的甚至写出了忏悔录的感觉。但在大幅、连续的净值波动面前,多少都有些无力,毕竟真实的亏损和负面情绪都在那里。
有个统计,偏股混合基金上次的最大回撤是在2015年下半年,熔断的那次,跌幅-43%,修复花了5年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买在那一轮的最高点,要花5年时间才能回本。这波最大回撤其实也非常类似,加上去年12月的回调,市场整体跌幅在30%左右。
现在的股票已经计入了非常多对经济失速的预期。股票交易的是预期,即使经济真的很差,但如果比大家预期的要好一点,股价也会涨。越跌下去,风险显然是越来越小,但机会显然是越来越多。只是在一片悲观下,情绪惯性会宁愿选择更加悲观。
所以如果理性的话,如果能承担风险,当下更理性、但反人性的选择其实应该是进一步补仓,摊薄自己的持有成本,唯有这样才可能把组合整体的成本降低,缩短自己在坑中的时间。
从长期来看决定股票未来回报的永远是公司自身的基本面和当期的估值水平。每次市场的恐慌都是用不同的理由让投资者产生对未来巨大的担忧和迷茫,但是当市场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后,市场每一次又都展现惊人的修复能力。
写文章的这会儿,市场再一次暴跌,上证跌破3000点。跌到这份上,乐观是乐观不起来的,但至少不用太悲观了。现在反而应该有技巧地承担风险,而不是盲目规避风险。
三、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要有底线思维,审视自己真实的风险承受能力。英谚曰:Hope for the best, plan for the worst(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放下手机,停止焦虑。不消耗自己的时间和情绪。海量的信息、新闻、视频,不仅占用大量时间,也会增加精神压力。
除了正常的工作以外,现在尤其要多做正确的事,就是有积累的、有复利的、可以为将来做好准备的事情,读书、学习、运动、研究、交流。
已注销用户
重塑市场信心很重要,这点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为什么美股能有长达30年的牛市,而中国股票却变成了大家口中坑股民钱的地方?这点有些部门需要深刻反思一下,自己和这个市场存在的价值在哪里?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