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4月经济数据全面下滑,国家统计局:5月会好的

2022-05-16 17: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4月份经济数据显示,工业、消费、投资等经济指标全面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数据显示,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6.8%,涨幅较一季度收窄2.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2.7%,罕见出现负增长。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45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金融学硕导

虽然短暂的社零总额增速下滑不可怕,但是趋势的确需要提高警惕!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今年一季度社零总额涨幅仅为3.3%,低于同期GDP4.8%的涨幅,也远低于2021年全年12.5%的涨幅。
特别是3月份,我国社零总额同比下降3.5%约达3.42万亿元。
客观地说,短时间内社零总额的下滑可能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相信凭借中国的经济韧性,当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受到疫情影响所导致的问题也是相对比较有限的,经济增速能够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不过,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这其中所蕴含的风险,毕竟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消费类企业,社零总额的下滑无疑会带来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特别是被疫情影响的城市。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国家果断出手去帮助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社零总额的下降我们最需要担心的应该是消费信心的问题,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一旦消费信心丧失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白。

52
钟正生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主要经济数据,同比增速较3月普遍下滑。“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也需要更大力度的稳增长组合拳。

一,疫情冲击和需求走弱拖累工业生产。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2.9%,前值为5.0%。工业生产走弱,一是因疫情对生产和运输的压制,4月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下降接近三成;二是终端需求不足,尤其是出口景气较快下行,也抑制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意愿。这体现在两点:一方面,三大门类中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降幅最大;另一方面,出口交货值同比从3月的10.8%下降到-1.9%,在4月主要供、需两端数据中同比降幅最大。

二,基建投资增速高位回落,更多稳地产政策值得期待。4月固投当月同比2.3%,与上月相比下滑幅度小于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主要因除上述三项外的其它固投分项(占比约为1/4),在医疗基础设施、新基建等的支撑下,投资当月同比从3月的5.0%逆势回升到5.5%。全口径基建投资增速高位回落,除疫情影响外,可能也和基建投资的资金约束仍在显现有关。尽管政策部署“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但若没有特别国债等工具来缓解基建项目融资难题,基建投资增速中枢年内或将进一步下移。房地产数据的增速全线回落,由于其在信用创造和托底经济时难以替代的作用,后续房地产政策大概率还将进一步放松,包括“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以及存在部分强二线和一线城市放松房地产调控的可能。制造业投资因企业的三重压力未减,内生投资动能趋弱。从上市制造业企业资本开支看,制造业投资或已触及景气高点,后续需从改善资金来源、促进信心修复和引导技改需求释放三方面着手,避免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回落。

三,稳消费、稳就业压力上升。4月国内疫情多点、面广,防疫力度加大,疫情和防控影响消费场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到-11.1%。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继续呈现必需消费表现好于可选消费,主要品类的4月同比均较3月回落。其中,汽车类因产业链受限和涨价,4月限额以上销售同比-31.6%,增速在各限额以上行业中最低。疫情也冲击就业市场,稳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四,更多稳增长政策在路上。我们预计,疫情对经济冲击最大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5月将触底回升,不过内生性修复动力仍然不足。预计后续将出台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政策:一是更多城市松绑地产;二是围绕汽车和家电等大件消费出台刺激政策;三是多举措稳定制造业投资等;四是缓解基建融资难,今年三季度可能发行特别国债。

52
余青梅

余青梅

上下求索

其实,早在4月份的数据出炉之前,一些分析机构就预测,因为疫情防控的全面收紧,会对这个月的经济造成较大影响,甚至会拖累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在各方面数据纷纷遇冷时,很多人预测,会采取更多经济刺激措施,但这样的前提是,至少要放松一部分严厉的防疫措施。

如此,就陷入了两难。到底是要优先于防疫,还是要优先于经济?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经济学理论上讲,若是身处经济活动中的人对未来普遍持乐观态度,那么他们就会通过借贷、创业等方式来为自己创造更大的利益,而这种行为又会变相刺激经济复苏,让经济增长。

但如果人们对未来抱着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到个体行为上,则会减少借贷、消费、甚至是不会购买大宗商品,例如汽车和房产。个人的消费行为决策,看似与宏观经济数据毫不相干,但许多个“个人”集中在一起,所反映的恰恰就是宏观经济上的数据。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许当我们毅然决然地选择“鱼”时,我们自然就会舍弃一些“熊掌”。

3
citra

citra

经济下行,没有消费欲望,内需是关键

6
每生

每生

钱都投资到哪去了?

5
Kara

Kara

弦外之音

上海作为经济领头羊lockdown这么久了… 不负可能还不正常吧…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