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胡继光唱多A股,回应:并非一时意气
温和的强硬派
关于成泉胡继光这个坚定的判断,大家表现得是“过于平淡”了。
前一段时间有人开玩笑说,“寒冬三杰”已经有两个人发言了,第三个人也该出来发声了。之所以他们被冠以这样的名号,大概都在于他们总会精确地在市场底部发声,每次似乎判断得都很准确。但问题是,寒冬三杰的发言又有多少人听进去了?在寒冷冬日热情如火的发言,往往被暴风雪所掩盖,等待春日来临时,大家才会记起曾经有人预言过这一切的到来,这种“成功”无疑是让人惋惜的。
算上成泉胡继光,最近发生的私募基金大佬越来越多了,但如果我们看看A股的走势,这两者之间确实有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单纯以沪深300作为标杆,从去年2月底的5930高点开始的持续回落已经持续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们总在说A股是“牛短熊长”,但却殊不知A股急跌的“大熊”也很短,2008、2015年都是如此,急跌之后必有反弹,然后在慢慢的长期盘整中继续下一次上涨的力量。如果我们读懂了A股历史,大概也能感受到此刻浓厚的“底部气息”了。
但是,这条新闻中引起争议的是胡继光对于A股表达的极度乐观,2年内上证指数突破历史高点,意味着要超过6124。这里我需要澄清的是,达到6124,不单纯是上证指数上涨一倍的概念,说这个目标难主要是因为上证指数的结构中金融、工业的占比太高。如果指望上证指数有超额表现,不仅仅是新兴经济和成长股要表现良好,在经济结构转型换挡中被抛下的金融、地产、工业、石化能源类甚至是三大运营商,也需要在盈利和估值两端都有良好的表现,才能重新“大象起舞”的惊艳片段,这显然是非常不容易的。
没有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就如同当年巴菲特投资中石油一样,他是看中了那个年代下重工业对于中国的影响力,而后在中石油回归A股前抛售也是看清楚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迁移。同样的,此刻银行股只有几倍的PE和零点几倍的PB,也正是投资者用脚投票所折射出的时态特质,这个是我们谁也无法改变的。
我欣赏胡继光的勇气,但我可能会建议他,把上证指数创新高改成沪深300或者是中证800。这两个指数编制规则更偏重新兴行业,指望着他们创新高可能更现实;后两个指数创新高,对于实体经济走好也会有更强烈的表征,也更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