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刚刚,中概股沸腾,阿里、百度带头狂飙!

2022-05-27 08:0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5月26日晚间,中概股普遍涨超10%左右,热门中概股涨幅居前,阿里巴巴、百度涨超14%,知乎涨超20%。此外,美股整体也在大涨。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最新财报,阿里云全年总收入在抵销跨分部交易前和抵销后分别为1001.8亿元和745.68亿元,并实现了13年来首次年度盈利。此外,百度5月26日发布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公司当季实现营收284.11亿元,净利润达到38.79亿元,超市场预期。 | 相关阅读(中国基金报)
54
杨波

杨波

资深财经媒体人,专注中概股研究

1、你爱一个人,向他推荐中概股,你恨一个,向他推荐中概股,对于今年前五个月中概股来说,让投资人爱恨交加,即使是越跌越买坚定中概股长期价值的投资者,心里也未必有底,不过随着阿里、百度、网易等重量级中概股公司的财报披露,基本上都不同程度超出市场预期。

2、因此,笔者大胆预判:中概股的估值底已到,考虑到第二季度的业绩情况肯定不理想,只要情况别恶化,很可能中概股业绩在第二季度挖个大坑之后,下半年大概率会出现回升,因此,中概股最黑暗的时刻已经即将结束。

3、事实上,2021年中概股下挫的最大动力在来自于强监管的压力,而在管理层多次喊出”支持海外上市“之后,基本可以判断中概股的”政策底“已经形成,监管态度的变化,自然会传递到企业的业务上,这也是下半年中概股业绩回暖的重要诱因。

4、不仅政策趋向放松,互联网巨头之间打破过去条块分割的画地为牢零和博弈模式,变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竞争态势,比如最近的微信开放网易云音乐的一键分享,助推后者股价单日飙升五成,这对于构筑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竞争新局面,是一个指向标事件。

5、回到昨晚(5月26日)中概股的集体飙升,直接诱因还是一季报,尤其是阿里的财报直接点燃了多头的信心,从财报数据来看,阿里在今年第一季度(对应阿里2022财季第四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都超过市场预期,虽说仅仅是小幅超预期,但阿里2200多亿美元的市值,对应历史估值已经回到2014年上市的那一年,仅从绝对估值来说,阿里必然是被低估的,因此单日上涨15%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6、当然,从三月份的中概股走势来看,考虑到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必然不理想,包括阿里在内的中概股这波反弹,依然仅仅是反弹,还不是反转,对于投机者来说,高抛低吸、大跌大买、大涨大卖,应该是短期比较稳妥的策略,对于不差钱的投资者,中报很可能是中概股的一个财报最低点,现在开始布局未来5-10年的长期投资标的,也是很好的选择。

7、从巨头间的相对估值来看,以阿里为例,虽然阿里股价单日反弹了15%,但是阿里市值还是不到2600亿美元,跟腾讯的最新市值4200亿美元,有超过1500亿美元的巨大差距,如果你把腾讯阿里视作一个级别上的互联网巨头,这种差距显然就是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套利空间“,除非腾讯股价发生”雪崩“,否认阿里的估值大概率要上升,逐步缩小跟腾讯的差距。

8、这个五月对于中概股来,政策底已经是板上钉钉,监管只会放松而不会更严,而三个月后随着中概股中报的披露,财报所代表的”业绩底“大概率也会形成,考虑到股价都是提前反应业绩预期的,第二季度的业绩预期已经充分体现到了当下的股价之中,也就意味着最坏情况也就不算坏了,但是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纾困政策,互联网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对于实体经济的纾困政策,也是对巨头们的利好,未来也会反应到财报之中。

9、总而言之,随着政策底的落定,业绩底的提前反应,中概股最坏的情况已经逐步过去,抛开中美会计审计谈判这个X因素,对于在港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来说,现在做多的机会远大于做空,越跌越买应该是最佳的长期投资策略。

46
隐隐

隐隐

中概股的这次集体暴涨也算叠加了多重利好因素。比较显著的就是阿里百度最新财报超出市场预期。实际上我个人觉得阿里这份财报虽然有亮点,如阿里云成立13年来首次盈利、营收增长,但对利润这块相当保守,我猜是大家给的心理预期实在太低了,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没有坏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百度也同样如此。另一个是布林肯的对华政策演讲,虽然是老调重弹,但也释放了一些相对明确的稳定信息,至于拜登政府接下来是不是心口不一、如何操作,也会先权衡美国的整体利益。
昨天美股大涨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梅西百货给大型零售商续了一滴血,其亮眼变现得益于消费者参加社交活动时对高端服装的强劲需求。而阿里也单独把年度花费超过1万元的有1.24亿人列出来了,表示运营要向高质量用户倾斜。尽管在上海疫情期间,观察到上海高端酒店的服务也没有完全停摆,在解封后或将迎来新一轮需求暴涨。一方面说明奢侈品和高质量用户抗通胀能力强,另一方面,虽然商业模式值得中国借鉴思考,这种分化恐怕将进一步蔓延。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