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连一根羽毛都不愿失去
映雪
恒大集团债务问题由来已久,这是一家违背常识而运转多年的企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竟然有非常非常多的银行、金融机构和供应商愿意躺在恒大的生态链上,唯一能解释的就只有恒大给的回报足够高,高到这些决策人罔顾风险了程度。当然,这是集体决策愚昧的胜利。那年许家印在登上天安门城楼,给了很多金融机构信心,觉得“政治正确”的恒大有充分的理由“大而不能倒”,事实证明国家确实没有让它“倒”,只是用行政命令干预司法,用行政命令“保交楼”,在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确实在“救”它。但是金融机构的债权、供应商的应收账款,票贩子手中的商票,全都靠后,甚至通过司法主张权利也是不被允许的。恒大如果背后没有政治层面的支持,我相信这么多机构不会瞎眼给一个融资成本在15%以上的企业资金支持的。恒大出风险的前2-3年,市场上的融资利率几乎到了20%以上,而恒大总融资规模有10000亿以上…这意味着光支付利息,恒大就需要2000亿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这是常识不支持的。
因恒大欠款而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千千万万,背后涉及家庭及人口以千万计,由此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如果恒大这个事因为政府干预而打个嗝就过去的话,就天理难容了。
高格析
如何避免恒大式的经营失败
创业难,企业经营更难!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华夏幸福基本趴窝了,恒大也已摇摇欲坠了,花样年也被呈请清盘了。高杠杠、高周转、高负债的经营模式,在行业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几乎没有经营风险。但是,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风险暴露是迟早的事情。
恒大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样子,可以说受了路径依赖之苦。一直成功的商业模式似乎麻痹了管理层,昨天的成功铸成了今天的衰落。有一直成功的商业模式么?也许有,但肯定不多。每个企业都应该防范一种风险:千万不要被昨天的成功冲昏头脑。
企业的死法各种各样的都有,但是能创造足够稳健的经营现金流的企业很少有失败的。哪怕是连续亏损的企业,只要现金流不断,就有繁荣昌盛的机会。现金流是企业经营的血液,没有现金流,就像没有血液的身体,心脏再好也没用。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预售房款和融资,这两个渠道断了任何一个,都是致命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渠道很容易相互影响成为恶性循环。
兰香
如果说许家印是一根羽毛都不愿失去,那被他所坑的千千万万个购房者中,很多则是失去了全部或大部分的身家而求告无门。据不完全统计,恒大在全国目前共计有778个在建未竣工的房地产项目,约70万户已售房未竣工交付,覆盖范围超过200个城市。
那些交了钱但没拿到房子的户购房者如今到底是什么状况?从公众号“蓝字计划”今天发表的一篇文章可以管中窥豹。仅举一例,某购房者2019年10月在西南省会城市郊区的一个恒大楼盘,以6200元每平米的价格按揭购入了一套公寓。按照购房合同,半年前,也就是2021年12月,是房屋交付的最后期限,但从去年7月起,整个项目就陷入了无限期的停工。几个地块的业主们聚在一起,堵门、讨说法、维权……但收效甚微。上个月,他去工地附近转了一圈:围挡将每个出口都封得严严实实,他房子所在的楼栋主体堪堪完工,门窗、水电和外粉都没有做,但脚手架却已经全部拆除。
这位购房者说,在省会安家是他向妻子求婚时许下的承诺,没想到最后,用光前半生的积蓄,换来的却是后半生的糟心日子。实际上,在恒大的故事中,这样的案例可以说比比皆是,他甚至都算不上最惨的,而他们的声音又有多少人能听到或者会在意?
李泉林
恒大爆雷不仅给相关利益方造成了重大损失,甚至一度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形成了舆论上的负面冲击。作为集团一把手的许家印有不可脱卸的责任,不停被骂上热搜也并不冤枉。
可是,跳出恒大这个范畴, “任何时候都不能贱卖公司资产”的许家印身上,多少也能折射出一些私营企业家的心态。创业者对于依靠自己双手建立起来的公司所饱含的眷念,是没有创业的人所不能感同身受的。
因为疫情冲击,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正在思考出售他经营了10年的公司。再谈及此事时,他表示“我真不愿意卖。10年了,如果是个孩子那它都上小学四年级了” ,话语中充满了不舍。
因为我不了解许家印,自然不敢讲他是否跟我的朋友有同样的心境。但许的话应该会引起一些同样处于困境中的创业者的共鸣。
另外,恒大事件上的受害者对许家印进行的任何谴责,都无可厚非。但是,世事从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除了谴责和等待拆雷结果外,大家应该往前看,开启新的工作或投资。
KGB
被他坑的何止购房人,那么多债权人!施工企业!供应商!地方政府!简直就是万千个无赖叠加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