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香港某金融机构亏了100亿:中银证券辟谣
温和的强硬派
2020年在国际原油价格大跌的背景下,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背后的原油期货移仓出现机制性问题,导致中行和客户都出现了巨额亏损。时隔两年后,“某银国际中资券商”踩雷中资美元债亏100亿元事发,投资者不可避免把这个事情的主角同当年的中行联系起来,即便中银证券官方辟谣,但也无法阻止谣言四起,这大概就是金融圈的“口碑效应”,当一件事情给市场以深刻印象后,后续类似的事情都会无法遏抑的和你在第一时间产生联系。
当然,如果从传闻本身看,所谓造成巨亏的中资美元债大抵是地产债,中国银行在地产方面的态度一直比较保守,坊间传闻不实的概率很大。但如果我们顺着这个方向看,因为业务增长压力大、对地产配置较重的股份制银行,应有更大可能是传闻真正的主角。
地产不仅是一个强周期行业,对于中国的地产参与者而言,可能正在经历一轮史无前例的大周期。从某种程度上看,过去十年因为行业β所吃到的红利,很有可能在未来1-2年内快速回吐。凭运气挣得钱,最终凭本事亏出去,这是关于A股的一则笑谈,但对于债券市场和其他投资品而言,又何尝不是呢?作为历史的局中人,我们总会习惯地把时代的β理所当然视作自己的α,从而过高的评价自己的能力。这一切,只有当周期出现逆转的时候,才会显露无疑,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不止新闻中所提的这家机构巨亏百亿,在过去两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境内富豪因为抄底中资美元债而巨亏的案例,甚至一些人在外资银行的怂恿下加了杠杆去抄底。这些血淋淋的案例背后,固然有投资者对于中国地产周期认识不准确的原因,也有对于境外债券市场和交易规则不了解的锅,抱着刚兑的心态去加杠杆买中资美元债,这大概和用砒霜来解蛇毒是一个道理,毒上加毒,只能伤得更重。
许多大牌外资私募基金尝试进入中国市场,但客观讲他们的境内业绩都乏善可陈,这不难理解,洋和尚终究还是要学好中文才能念好经,基于本土化的知识、经验迭代才是改善业绩的关键。同理,当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走向更大的全球蓝海进行投资,是不是也应该谦卑地在熟悉规则、熟悉市场后再大展拳脚,如果只是抱着过去那些有限的自信,去试图在全球资本市场纵横捭阖,那只能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希望这个百亿能够警醒境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出海必然是未来的终极出路,但在出海前买好保险做好风控措施,才是能够平安返航的关键。祝大家都有好运气吧!
Jocelyon
证券市场对多空信息非常敏感,这样巨亏100亿的消息如果真的坐实,恐怕不是跌个2%能够收场的,而且从今天中银证券和中银香港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个消息估计就是空穴来风吧。毕竟这个市场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吃瓜群众不知道的事,但在顶级的投行圈,并不是什么秘密。
这让我想起了招行的田惠宇被调查一案,当时市场上传出消息后,招行的股价一度暴跌,毕竟田行长是招行的灵魂任务。然而田惠宇被调查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被坐实,后续的官方的媒体报道竟然还称田被调为招商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然而没过几天,田惠宇真的被调查了,这些媒体可以说是非常尴尬。
所以,作为投资者,对于这种重磅消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引領Manuel
昨天先是中银辟谣,接着是工银辟谣,昨天的香港的确有点热闹,在中环代表國家隊的中资系机构经常因为巨额亏损,其交易团队经常被同業比做“國足”,自己在战场受了伤害,更收到了侮辱,希望中资系机构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