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公司被曝设立“新部门”专管00后
蒋逢震Jennifer Jiang
不清楚这个为00后设置的部门是临时的还是固定的,也不知道这个专门设置的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因为文中还说了这些00后还同时归属其它部门。似乎这是个平行于公司其它部门而存在的,这些00后接受的是矩阵或双重管理。
如果是临时的,比如入职前三个月,起到入职培训的作用,那也可以有;如果是为了某一个专属00后的专项工作,比如很多公司的业务创新部门都用年龄做了硬性要求、喜欢用年轻人或职场新人,那也是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常态。如果是认为00后难管,而专门这样设立管理架构,那我们的管理水平是不是大大地退步了呢?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年轻人、职场小白总是存在的,年轻人的思想和想法不同这在哪个年代都存在,只是各自的表现情况不一样而已。怎么到了00后就这样设部门呢?!
以年龄维度来给某些岗位或部门或行业设限本是正常,但国内职场这几年年龄限制主要集中体现在35岁以上的人,从而引发了广泛的且不得当的“年龄焦虑”或“中年危机”。比如大家常拿来对标和说事的华为公司,常说35岁以上的人不适合再在华为云云,又比如地产公司在三年前招一名招商总监就明说非85后不可。似乎年轻人才有创新能力和干劲,其他年龄段都是废才。但当我们放眼全球,聚焦科创公司或时尚行业,掌舵创新的都是“高龄老人”。人家的公司里,公共场所白发苍苍的在岗位上敬业、职业的多了去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用人的年龄态度改与时俱进进地扭转了。每个年龄段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些优势是相互不能替代的。
客观平和地对待年龄在工作和生活的位置,不以年轻而窃喜,不以年长而焦灼,大家会更轻松融洽。这样也才会有超强的集体凝聚力和创造力。
石景山辛芷蕾
我觉得不能说00后整顿职场,只能说00后有了自己的坚持。新闻中的公司,如果把整顿00后的精力和财力变成福利给到00后,想必效果会更好。
每代人有不同时代赋予的性格特点。如果说00后“不服管”,只是他们与现在由60/70/80后建立的公司有代际差异罢了。等时代的浪潮席卷,90/00/10后创办的公司成为市场上的大多数,如果70后80后没退休加入了,会不会有话题:“如何推进70后80后的创新意识?”“如何解除他们身上的老旧规矩束缚?”
1990年代以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随着科技发展,时代变化越来越快,未来的年轻人看到的世界,和现在公司老板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估计每5年就会有一道代沟,这是公司与社会必须适应的人才进化。
待00后占领劳动力市场,管理层与其PUA年轻员工,给他们画大饼,不如把讲给他们的道理讲给自己听:“要适应环境,不能让环境适应你。”
石榴姐
作为一名80后,记得看到过最多的消息就是90后们在职场上多么率性而为,在面试、就职和离职过程中都有诸多奇葩的事情发生,奇葩的离职信,奇葩的对待领导的方式等。而如今,90后岁数比较大的已经到了而立之年,经历了几年职场的摔打和磋磨,估计心性现在平静和很多。
现在已经轮到了00后们步入职场了,比起90后,00后们可能是更难管的新一代,对于很多公司,00后的不断加入的确带来了很多管理上的挑战,公司成立这种部门,的确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义,但会不会造成歧视00后的问题,可能还需要好好把握。如果没有对公司所有的员工采取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而仅仅是因为年龄就区别对待,恐怕也有违背劳动法的嫌疑。
王律
共青团的行政化处理?
若与老同事在一个工作团队,该怎么考核绩效、安排工作? 若00后组成独立的团队,不与老同事搭配起来,在一些项目上实际上很多公司这么处理了,但若是全公司普遍性这么做,企业传承如何处理?会不会造成企业内部的人为壁垒?
个人觉得,作为企业文化管理、精细化管理,针对不同人群做针对性差异化管理是有益处的,过份凸显特殊年龄断绝对化了,毛病可能会更大。
牧涵子
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摸索,千禧一代2022年开始走出大学校门,社会也好,企业也罢,需要给数字化一代提供新空间。有人说,千禧一代大学毕业生是新三届,因为他们历经三届新冠,就业压力与心理波动叠加,企业若真心引导,其实完全不要想得那么魔幻。
L.Ling
一个有意思的举措,只是不知道初衷和用意具体为何?
不管怎样,应该是觉察到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特点;管理根本上是人的工作,有针对性的工作往往可以更加行之有效。以年龄段来划分管理单位,比起以往更多依照工作内容进行划分,算是侧重关注了人的因素,算是一种进步。
只是,虽然同为00后,价值观念、行为样貌就都一样么?这是不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划分标准呢?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该公司的举措具有一定的实验性。
另外,也是更根本的,就是公司对于“管理”的理解。是要圈而治之;还是以更匹配的沟通方式,向00后学习,和00后协商,互补长短,合作共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