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大数学中心副研究员以独作身份登上数学顶刊!
引領Manuel
在这个事件,堪称是国内学术界暗黑里的一缕阳光,如今的学术界早已被各种利益捆绑,形成了为官产学媒服务的学阀,早已悖离学术界的初衷和原委。而这个副研究员以“独立身份”而不是以校方任职的身份登上数学顶刊,不得不让我们去联想到国内多年存在的学术风气、学术腐败、学术造假,学术晋升寻租各种潜规则,这些无法根除的现象已经普遍,在一步步侵蚀着整个民族的科研创新的战略,我们这个国家对学术研究的投入是相当大,但一直收效甚微,从根本上来看科研对国家的发展促进作用也一直微弱,前几天某高校错失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争议事件更值得去深思,我们大部分科研人员的敬业精神毋容置疑,但如果还是在这个框架体系下任期发展,我们的人才浪费不但会受到伤害,积极性和人生发展机遇被扼杀,一定还会继续大量的流失,所以从根本上我们科研体系和生态需要重塑…
高格析
学术环境的改善将催生更多的牛人研究者
学术研究不是插科打诨,没有真才实学不可能获得国际认可。肇始于2013年的反腐行动,已经将清风沐雨播撒到学术界。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2022年郇真以独作身份登上数学顶刊。这些都得益于学术研究环境的更新和改善。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研究者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可。
业精于勤荒于嬉。升官发财应当两道,升官和做学问也不可兼得。郇真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的数学研究成果,与她专注学术是分不开的。当年的袁隆平也是这样的专注学术,才有了杂交水稻之父。如果脚踩两只船或多只船,迟早会遇到困境。
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离不开专注、专业的人才。怎样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聚精会神搞研究”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
东木
真是十年磨一剑,发自内心敬佩郇真发自内心敬佩她,不因为她此刻的荣光,而是因为她的坚持和热爱。她的社交媒体动态里说:“而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付出了多少,从他们的角度,我们多多少少是很奇怪的人。”
的确,做研究注定是一条孤独、艰难、枯燥的路,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若急功近利、坐不住冷板凳,终难成其大、更难真正取得原创性、开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郇真的成就之所以让人振奋,不止是让我们看到了新兴后起之秀为代表的中国科研能力的不断提升,看到年轻的科研人员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定力和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科研环境不断改进优化的一个成效显现。
当然像郇真这样登顶世界的毕竟是少数,因为重大科技成果、基础性颠覆式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己之力一步登天的,更多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可能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大半辈子都深藏功与名,但也正是无数埋头钻研的“无名之辈”,甘于奉献,用数年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积淀,换来所涉领域突破性的进展成就,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研究员登顶世界之巅。
观星
国内学术集团要摆脱所谓的受迫害精神阿Q,要摆正在民族国家发展中所能做出的贡献,国家社会应对正向知识发现研究给予合理的分配方案,惟有车规绳矩,让整部大车各部受力合理合适,华夏这架千年的马车方能行久长远。认可荣誉、正心崇德的学术圈才能让人们推崇向往追随,在向共产主义前行的社会主义中,如何秉持马克思共产主义与华夏传统文明中的以人惟中的精神源泉,杜绝学术剥削压迫与营建学术壁垒乱象,让学术重回曾经的纯粹年代。魏是强大的亦是耻辱的
Jason
财富上对于郇真发表数学顶刊事件的评价与青年学术界(博士以及青年教师)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财富上有专家认为,学术环境改善助力高质量研究。乍看确实若此,但细想来,如果真如此所说,那又何来郇真所说的,“现实世界残忍、世俗、与自己毫无共情?”
当下的学术形势是,博士生队伍庞大,工作岗位有限;注水期刊数量多,高质量文章数量少;成果要求标准高,不注水很难达到;讲非升即走,谈科研gdp...
在这种大环境下,一心坚持自己的研究苦心孤诣,又有几人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更别说拿到足额的科研经费了,没有钱,什么都做不了。大多数人不得不放弃感兴趣的冷门领域,追捧高流量的热门研究;不得不选择短平快的研究方式,丢下高标准的学术研究。
像郇真这样的学者,寥寥无几。不知道她是怎么走过过去的岁月的。真心佩服、衷心祝福。期待真正的学者和真正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