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印度为今年主权基金青睐两大投资市场,中国降至第六
温和的强硬派
美联储的连续加息让全球资本市场(除印度巴西等少数国家)都深受打击,但市场的下跌也带来了新的机会,有基金经理生动地形容“天上下起了黄金雨”,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性更好的新兴市场受到更多大资金的青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印度作为即将超过中国成为第一人口大国的国家,其人口红利自不待言,而印度的语言优势和高素质移民,也让全球的机构投资者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英国首相、硅谷众多公司的高管都来自印度,正是这个现象的极致投射。而印度资本市场在疫情之后的强劲表现,在全球范围中也排名前列,虽然高盛调低印度经济增速至5.9%的位置,但在“比差”的全球氛围里依然有比较优势,经济稳步增长+资本市场的良好势头,获得资本的青睐在情理之中。
在这条新闻背后,美国大资金的重新排布所表露出来的态度,值得深思。在我们即将失去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和人口红利日渐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和资本市场是否依然值得看好?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重大作用,但也决不能高估人口红利对于一个初级经济体的持续推动力,特别是在一个国家已经走过粗放式发展的高增长阶段后,只有善用人口红利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含量才是保持经济活力的唯一方法。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无论是严控房地产泡沫、还是资管新规破除金融空心化、亦或是积极转型新能源占取全球更多的市场份额,虽然我们正在经历剧痛,但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无疑我们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其次,纵览全球,无数的发展中国家最后都倒在了金融或地产泡沫前,这个现象的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实际上一个国家如何在房地产庞大的产业链以外找到新增长点,这不独是我们艰难面对的,所有国家都一样。许多人在担心2021年中国房地产创下了最后的新高后会一路下滑,从而对转型期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但大家却没有看到国家层面在房地产以外的拼命努力,从珠海航展面对中东金主爸爸的精美展示和热烈推销,连陆军合成旅这种全球范围的大杀器都拿来创收,从游戏产业“精神鸦片”的定位到人民网发布《深度挖掘电子游戏产业价值机不可失》的重要文章为其正名,更遑论我们在光伏产业、新能源车产业链取得的巨大成绩。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些新兴的方向是否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但在黑暗中的任何摸索都是有价值的,而当我们的探索在更长的时间里去反复试错,它一定更有理由成为值得我们期待的方向,“莫欺少年穷”,同样的,也不要嘲笑我们自己在低谷期的任何努力。“掉在水里不会淹死,只有待在水里才会淹死”,不是么?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人口红利只是针对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描述,而众多有劳动力的年轻人能否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不仅受到资本、配套的限制,同样更是受到“教育水平和产业文化”的限制,就好比非洲的人口红利最多,但并不能创造出比亚太区更多的价值。这恰恰是我对中国经济韧性抱有最大乐观的地方,1950年开始的工业化进程培养的产业文化,而在漫长历史中锻造出来的勤勉、踏实性格,叠加1978年后人口素质的快速提升,才是我们成为制造大国的根本。国际形势波诡云谲,但不管如何变幻大王旗,我们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决意向前的意志,都将是我们在下一阶段跑赢其他国家的根本。
人口不是红利,只有重合了“正确方向”、“人口素质”和“产业文化”的人口才配得上红利。
理想
先从百度百科了解一下,主权财富(Sovereign Wealth)基金,与私人财富相对应,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特定税收与预算分配、可再生自然资源收入和国际收支盈余等方式积累形成的,由政府控制与支配的,通常以外币形式持有的公共财富。
主权投资始终既是政治的,也是经济的。由于美国在全球的政治经济地位,美国依然是主权财富基金最大的市场。中美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在中国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国的主权基金大多数都投资了美国。仅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就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中投公司的大部分投资组合仍是美元资产。日本主权投资基金大多也是持有的美国国债。挪威1.3万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仍然看好美国科技巨头。
印度很受主权财富基金欢迎,相较于西方司法管辖区对外资进入的限制,印度外资进入门槛更低,吸引主权财富基金纷纷涌入印度。印度在人口结构方面的红利,机场等基础设施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很多主权基金喜欢的资产,对外国融资的需求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