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中央定调!十大要点,火线解读!

2022-12-17 09: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京举行,此次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增长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会议部署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 相关阅读(华尔街见闻)
49
朱霄

朱霄

场外衍生品 von 财通证券

12月以来的事实证明,经济依然是头号KPI,任何经济增长的堵点都在被识别出来并着手加以疏通。
导向就是一句话,三年强力防控翻篇了,我们对明年很有信心,关于提高收入的事情,组织在想办法了,政策都在安排,希望你也能对赚到钱充满信心,勇于开店置业、买车买房。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12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12月15日,刘鹤在中欧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上发表书面致辞,指出“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极有信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12月16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表示“居民增收难是当前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下一步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更好稳定和促进居民增收,激发进城农民工、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重点群体活力,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12月18日,《人民日报》刊文《“关键是提振信心”》,强调“‘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的战略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需求、供给、人力等多项优势,加上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我们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此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防控政策的明显优化可能得排到2023年3月两会后,而目前“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比预测提早了3个月,考虑到放开后的首轮冲击波需要2-4个月的消化期,明年两会正是防控形势取得明确好转并由新一届政府出台经济新政的恰当时机。
自打2020年初开始,“报复性消费”就被寄予厚望,但三年鏖战下来,公职人员以及国企、大厂职工的饭碗相对安全,但对很多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群体而言,疫情就是无从预测的天降横祸,多数个体的理性生存方式就是尽可能的坚壁清野、自给自足、降低支出、扩大储蓄,由此产生的负反馈进一步放大了疫情伤疤的乘数效应。
放开后的首轮冲击波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抑制更为严酷,A股几大宽基指数在12月内反而走跌,但短痛代长痛进而向阳而生、万象更新还会是大概率事件。所以,货币放水、金融刺激、财政赤字、基建投资、发消费券、汽车补贴这些政策熟脸都不会是2023年真正的大新闻,最大增量在于草根经济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以及旗帜鲜明的纾困地产、维稳楼市。
但也要看到,现实世界不是演义小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锦囊妙计。这些年来全球经济越来越困难,这是客观事实,过紧日子也非平空折腾出的无病呻吟,各国民众都在找自己眼中的替罪羊,有的国家认为是移民、有的国家认为是全球化、有的国家认为是境外封锁、有的国家认为是保守主义精神沦丧、有的国家认为是防控政策、还有的国家认为是问题根源就是中国崛起。
在中国,任何被民众普遍指责的替罪羊最终都得到了政策反馈,这很不容易。如今最大的调整也已落地,2023年值得我们更乐观一些,但改变不了未来10年风高浪急乃至惊涛骇浪的主基调,冰河期也有夏天,更应享受其中的暖阳。

49
南城樵夫

南城樵夫

研究资源分配和市场机制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起了大家这么强烈的关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起之前的工作会议,以及实际中实施的政策,这次会议透露出来的精神实在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比如对房地产,针对房地产的表述积极了很多,这应该跟过去两年房地产市场萎靡有很大关系;更令人吃惊的是针对平台经济的表述,前两年还在痛批资本无序扩张,垄断严重,现在又开始鼓励其“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样的转变还真是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