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直接给中低收入群体发钱,三到五年内每个月都发
东木
多事之秋,专家多有建议,发心都是好的,只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容易,执行起来却没那么简单。管清友说给中低收入者发钱的事,好像很有气魄,让中低收入者感觉到了亲人,但如何操作?可行吗?有效吗?管专家或许说他只是建议而已,其他的当然是别人的事。
表面看是一个好事,但具体做一堆事都来了。首先得有个标准,要划分好中低收入群体,然后是分多少档,分别发多少,怎么发等等。发少了杯水车薪,多发点,又要担心财政承受。疫情三年来,国家财政没少赤字办事,大部分赤字还转成了地方债,谁手里都缺钱。如果像欧美那样让富人拿钱,这恐怕更难,因为涉及到的问题更多。
另外是否低估政府执政能力问题,管专家的话让政府的腰挺了挺。但根据过往,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财政补贴、困难补助等等发放,问题也是出了不少。当然人们相信执政能力在提高,可也是又一新的考验。任何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话,大概是因为不用负责。任何动议都必需考虑到可行有效,这同样是维护执政的公信力。
欧美喜欢消费甚至超前消费,为帮助低收入群体,政府采取过发钱的做法;但国人的消费观念,有钱存上,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当人们心里没底时,自然不敢花钱。如果政府考虑发钱促消费,也该也是发放消费券之类,但引导消费什么也是要考虑清楚。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是单一行为,而要真正刺激消费,还得解决人们的心理预期,如果经济向好,就业提升,大家少了一些担心,也就敢花钱消费了。
闲适
三来,为了抗疫,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是严重的,财政收入也大幅减少,这这样的情况下,专家提出用三到五年内每个月给中低收入群体发钱来拉动消费,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风之领主
专家的建议很好,办法靠人想,而不是怨天尤人,尤其身在高层的,不能光想着平稳做官,要谈能力水平。
具体执行可以如下:全民电子消费抵扣券,人均额度2万(身份证注册即可),不可提现。几大电商平台购买米、油、鱼、肉、基本药品等民生保障用品,抵扣补贴税金+限额;购买家电、手机、衣服等日用品抵扣补贴80%税金;定点网站购买汽车、房产等奢侈品抵扣最多半数税金。消费券抵扣券打包成消费债券(中央财政、省级、市级财政各负担20%,金融机构投资40%),除了第一种,只要有消费,政府就会有税收收益,更不谈中间流程收益。
大树
发钱是好事,但是要规划好,将钱直接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通过企业将钱发给员工,加大就业和生产力,其实可以将中小微企业的进几年交税的反还给企业,同时银行对所有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免利息,反还利息,由政府将钱给银行,也是一种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