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留学生在中国“留学”,中外合作办学成最大赢家?
一定程度上,回不去的美国大学,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和热度。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陈CC
中外合作办学这些年在国内一直热度不减,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在出国留学和国内就读之间的折中选项:一方面学费相比出国留学要优惠的多,另一方面也为一些成绩不算拔尖、不能在高考等国内的升学模式中脱颖而出者提供了另一条求学的路径,同时还能获得双文凭,作为进入世界名校的跳板。国内对相关院校的审核也一直比较严格,所以能在国内进行这种模式办学的,一般也都有着正式的资格。比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业界评价也一直不错,在中西结合的教育模式中涌现出很多创新。
但是疫情加川普的大背景下,这种本来势头较好的模式也遭遇着挑战。虽然这些学校的学生没有“要上学还是要命”的灵魂拷问,但对自身前途的选择也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另一方面,也让在华留学生成了较受关注的群体——此前,这群人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参差不齐的资质,高得让人心生怀疑的津贴,对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占用……还有现在“境外输入”的敏感。许多人的留学观、人生观,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叁浪
这场公共危机的延续,让留学成为了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好不容易考出语言成绩,准备好材料才申请成功,这样的机会时不再来。另一方面,在家上网课能算是留学吗?出国留学一方面要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国外可以融入当地社会,见识到不同的世界。如今在家里上天价“网课”,是很多人不得不忍痛作出的选择,但现在有效的疫苗尚未上市,这种情况要持续多久也未可知啊。
一只饺子OAQ
身边有不少原来准备出国的同学都转战考研了,还有一些开始找工作,更多的人是多线做战。之前有一段时间也觉得挺憋屈的,毕竟换一个选择就要扔掉很多沉没成本。后来想想这就是每一代人都要经历的时代之“坎”把,而我们恰好撞在了枪口上,是无奈也是磨炼。
与其焦虑迷茫的“想”,不如现在就开始“做”。这几年,对于所有应届生来说,可能都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做好自己的PlanB、乃至PlanC。努力了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没有结果。
再退一步。来来往往,都是经历,人生还长,莫计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