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最大”瑜伽品牌被指经营出现问题
杨波
1、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疫情过去,之前拿疫情当借口拖欠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的瑜伽馆,今年进入到爆雷区,在前几月的梵音瑜伽之后,号称华南最大的梵羽瑜伽也陷入问题,如果把范畴扩大到健身行业,中健健身等连锁健身房已经先走一步,只留下一地鸡毛的债务和交了钱却享受不了服务的用户。
2、预付制是问题的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预付制就如一颗毒丸,在行业向上时期可以低成本扩张,用户的预付款和加盟商就是韭菜,但寅吃卯粮之后,一旦行业进入下行时期,就极为容易发生资金链锻炼的情况,而且很难拯救。
3、比如,过去十年里,瑜伽馆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不仅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星罗棋布,就连五线城市的小县城也有瑜伽馆的身影,只是,可能县城的瑜伽馆可能真的是创业者自己的物业,而一线城市的瑜伽馆无一例外都是租用黄金地段的地皮,其高昂的租金,就为关门埋下了伏笔。
4、瑜伽馆为什么要在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这是由其客群决定的,必然北京的国贸商圈,上海的陆家嘴商圈,下了班就去做个瑜伽,成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见,假如是开在城乡结合部,那肯定是早就关门大吉了。
5、而要在极高租金的黄金商圈开店,预付制就成了一种极为现实的融资手段,一开始还是一两年卡,然后变成了三五年卡,最后甚至有十年卡这种奇葩存在,用户在付费前是上帝,销售人员各种营销手段,店庆、618、双11等说辞都用滥了,但是只要交钱之后,那就对不起了,退款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找个新韭菜转卡,还得付出金额不菲的转卡费。
6、这几乎是国内中高端瑜伽馆、健身房通用的商业模式,从十年前北京那一批健身房开始,到后来的梵音瑜伽、中健健身,再到最新爆雷的梵羽瑜伽,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创始人难道不知道这种游戏无法玩下去吗,只要有基本的财务常识,应该是不难判断的,但是行业的上升期,加上遇到资金困难就再去割一把韭菜,各个三五折的充值卡活动,总是有愿者上钩的人。
7、那么,开在社区里面的小型瑜伽馆、健身房怎么样呢?假如是自持物业,或许爆雷的周期会拉长,但是终究还是有风险,因为不同于餐饮、服装等创业赛道,健身行业要的就是短平快,几乎没有长期主义的存在土壤,这是行业属性和用户的消费习惯所决定的。
8、举个例子,互联网健身的最大品牌KEEP,也在2018年就动过线下健身房的冲动,于是开了keepland,主打社群和按次付费,曾经在北京有十几家自营的keepland,还一度扩张到上海,但是在2020年之前,keepland就从扩张期进入到紧缩期,退出了上海市场,北京的部分自营健身房也关店了,从付费模式上来说,本质上还是沿用了行业的预付款机智,只不过把几年的预付卡,变成了稍微良心点的几十次健身卡,连不缺用户的KEEP都无法拒绝预付卡这个毒丸,只能说国内的健身行业,真的是积重难返。
9、如果你是一个有健身刚需的用户,在了解了预付卡是健身行业的毒丸之后,最好的办法,还是只办两年时间内的健身卡,或者干脆去keepland这样的线下健身房,按次购买,这样既可以有去健身房的现实冲动,也可以在每次花费之后,有更大的动力多运动一下,至于那些三年五年的健身卡,还是算了吧,不跑路的概率几乎为零,这种冲动消费,除了给自己找麻烦之外,不会让你的健身效果更好。
10、或许,未来当消费习惯变化,对于预付款有极为严格的限制条款,健身行业的创业者们也更加理性,那么或许有一股清流,可以开启国内健身房新的篇章,前提是有更好的融资手段,其商业模式也能够有足够的可持续性。
A.
莫名想到房地产
董元元
今年以来,这种连锁店出事的已经很多了,有健身的、也有搞幼教的,都是因为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导致资金链出问题。因此,如果接下去还有这方面需求的,一定要谨慎消费,至少不要一次性砸太多钱进去,这就像房子未封顶就开始还按揭,一旦房企资金链断裂,就会烂尾,这种风险未来会越来越大。三年疫情把原本经营正常的企业都拖垮了,而经营比较激进的企业更是普遍岌岌可危,目前来看疫情过后势头并未扭转,经济反而进入轻度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