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AI入场券:中国大公司竞逐GPU
杨波
1、AIGC的迅猛发展,证明了力大砖飞的航空业准则,在AI产业中一样适用,因此,网传字节跳动向英伟达订购价值10亿人民币的GPU设备,也就不足为奇了,最近半年AI赛道很火,最大的赢家自然就是英伟达,连带AMD和英特尔两家也虎视眈眈,推出新品准备抢占这块大蛋糕。
2、过去,英伟达主要依靠消费级市场,也就是游戏PC的显卡,不过,英伟达早就布局了专业级的GPU市场,面向的是需要大量算力的互联网巨头,只不过在AI热潮之前,这块专业级市场因为太过细分,显得很低调而已。
3、但是,近几个月来,从大厂抢夺英伟达的A100加速卡,连带AI绘画带火了消费级显卡市场的大容量产品,标价1万美元的A100价格暴涨,而且是有价无货,这就颇有点几年前挖矿潮的重现,而英伟达的市值也突破了1万亿美元,远超前辈英特尔。
4、几年前,即使有挖矿潮,也很难想象英伟达的市值可以达到的五倍以上,而现在这一幕成为了现实,截止到6月14日美股收盘,英特尔市值为1414亿美元,英伟达这为1.01万亿美元,一个英伟达等于8个英特尔,另一家巨头AMD ,市值为2000亿美元,仅为英伟达的五分之一。
5、算法、算力、数据是AI的三要素,GPU则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算力,英伟达之所以能够赚的盆满钵满,主要是其布局最早,在AMD还在沉浸于挖矿潮的时候,英伟达就在专业级GPU市场做了深度布局,算力在行业一骑绝尘,因此在AIGC爆火之后,英伟达自然成为最大的赢家,甚至成为不折不扣的AI基础设施供应商。
6、不仅如此,英伟达早就布局智能汽车的GPU市场,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必然蔚小理,虽然牌子是国产的,但是核心的芯片和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英伟达,虽然现在自动驾驶还是不温不火,但是一旦真正突破了L4的技术门槛,其市场热度绝对不会低于目前的AIGC,这种对于未来的押注,对于中国IT企业和互联网巨头来说,都值得学习。
7、过去,基础研究是国内企业的普遍短板,基本上都是依赖于拿来主义,因此前几年腾讯、阿里等大厂,都不惜重金招纳基础研究人才,并开设了高额的奖金,奖励在基础研究上有突破的国内外团队,这种进步是可喜的。
8、但从AI的爆火来看,除了基础研究这个短板之外,在真正意义上的开创性应用研究,比如算法,还有支撑算力的GPU产品上,国内大厂普遍还只能靠外购,虽然国内也有一些新兴的GPU厂商,但从注重结果的大厂角度,肯定是看不上的,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为了追赶海外的大厂,国内大厂只能抢购英伟达的最新芯片,但从产品效果来看,其实未必能更胜一筹,倒是对英伟达形成了强依赖。
9、因此,英伟达专业GPU加速卡的一卡难求,对于国内大厂来说,是一个警醒,过去AI创新上,各家大厂都喜欢追逐喜报,必然某某单项又喜获全球第一等等,但背后的基础设施,比如芯片是用哪家的,到底用了多少块芯片,其实是不想说也不愿意说的。因此,大厂们在追逐更高算力的GPU产品之外,也应该好好考虑到如何孵化自己的GPU产品,毕竟英伟达在十年前,也不过就是个打游戏的公司。
山居一隅伴孤鹤
从这个新闻就可以看出来,在当下AI赛道重新开始火爆的时候,除了openAI以外,英伟达就是在金矿边儿上卖水发财的那一个了。生成式AI的发展对GPU芯片的大量需求,从当下各个公司争相跟英伟达订购GPU就可以看到,未来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断发展,需求还可能会继续扩展。在这个背景下英伟达的股价涨了不少,就连在国内都是,一个公司只要与英伟达有业务合作,在A股大股价就可以一骑绝尘,可见这波英伟达真是“赢麻了”。
吃茶
大模型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 AI 普惠,不必为每个场景训练不同的 AI,一个大模型+适配和应用层开发,能覆盖大多数场景。大模型将 AI 应用场景开发的边际成本一下子拉到 接近 0。大模型会成为所有智能的基础设施。从这个意义上看,垄断大模型的公司价值会超过微软和谷歌之和。大公司纷纷入彀就说得通了,做了还可以参与到牌桌上,如果不做,肯定抢不到下一个世代的船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