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国常会从四方面入手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3-06-17 09:32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6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专家们认为,这一揽子政策将着眼于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力度将比过去更大。 | 相关阅读(澎湃)
48
文洁

文洁

19年从业经验,专注财富管理服务

上周内连续出炉的宏观数据表明需求不足——社融增速同比下降45%;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但去年同期是低基数;投资不太好,1-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2%;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经济数据全面扑街,这个档口,市场对经济V型反转存疑,所以短中期对政策刺激的渴望前所未有。

上周央行下调部分政策利率释放了积极信号,算是回应了市场的呼声;周末召开的国常会强调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加之中美关系存在改善的预期,内外因素支撑A股和港股触底反弹。

后市来看,市场买的是“预期差”。在5月市场最悲观的时候,中金研究团队的研究数据显示,股市计入的中国GDP增长预期只有4.2%。虽然V字复苏乏力,但股价已经充分计入经济增长预期,甚至过度计入。一旦刺激政策出台,或是经济增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差,股市就有可能修复。

经济V字反转的预期被证伪,会导致股市下跌;同理,一泻千里的负增速预期被证伪后,股市也会积极修复。

不管如何,就像5月底我的周报一样,股债性价比到了负两倍标准差的时候,是无论如何应该乐观的时候了。事实再一次证明这个简单的指标的有效性。

但现实就是,太简单的东西往往没有人相信,这是简单的宿命。

只是,反弹幅度取决于经济刺激政策力度的大小。现在投资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吃饼。

地产投资长信仰的破灭,居民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企业资本开支的缩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窘境,表面上看是信用能力和意愿的衰退,实际上指向的是信心不足。而信心往往与宏观经济成正反馈。繁荣的预期,造就了繁荣。

能打破反身性的,唯有政府的逆周期调节。犹如08年的4万亿,虽然带来的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暴涨饱受诟病,但不得不说,4万亿挽救了当时的中国经济。只是现在,政府的逆周期调节放在中美对抗的背景下,显得束手束脚、左右为难。

到底是安全还是发展?

没有发展的安全是不是真安全?

这些都没有标准答案。

47
钟正生

钟正生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产能周期下的嬗变——2023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

经济:产能过剩的隐忧。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的环比动能面临走弱:1)工业进入“去产能、去库存”下行周期;2)经济旧动能减速对原材料行业冲击加大;3)出口从传统国向“一带一路”迁移,对中游制造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拉动可能相对下降;4)外围科技封锁对高技术产业的冲击显化;5)服务业和消费增长的基础有待夯实。低通胀也是经济供求失衡的体现:1)上半年CPI走低是需求不足与短期扰动共振的结果;2)PPI的波动来源主要集中在几大原材料行业,对房地产和基建的敏感性强;3)今年以来PPI下行向CPI的传导效率明显提升,体现了消费需求偏弱的问题。

政策:增量和加码可期。财政政策加码的可能步骤:二季度推动加快地方专项债发行;三季度推出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其规模主要取决于土地出让收入的恢复情况;同时继续加快“十四五”重大项目建设,基建的实物工作量有望得到保障。货币政策有必要继续推动降成本:上半年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已为政策利率调降打下基础,下半年降息成为“可选项”;降准在MLF到期高峰期出现的可能性更大;“稳信用”斜率相对有限,全年社融增速可能运行于10%+-0.5%的区间。

海外:货币政策过渡期。美国经济、就业、通胀的降温趋势已基本确立,且金融风险冒头,美联储接近加息终点;但就业和通胀降温速度较慢,美联储可能维持“充分限制性”利率水平直到今年底或明年初。历次美国利率“平台期”的资产表现:美国股债双牛, A股和港股表现积极,美元指数在临近降息时承压。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的约束有望下降。

市场:人民币破七无妨。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可期,数字经济和半导体板块表现可能优于“中特估”;国债利率震荡格局有望被打破,十年国债利率可能阶段性下行至2.6%左右;人民币汇率有望在震荡中回升,主要契机包括:政策加码带动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向好,美元指数运行中枢回落,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降。

50
奥秃曼

奥秃曼

就像历届的国常会一样,这次国常会依然聚焦经济问题,“物价就业总体平稳”,这一国常会对当下经济状况的定调,可能很多人看了并不能很同意。毕竟根据最近的数据,青年失业率已经飙升到20%以上,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除此以外,这次国常会提出的政策措施,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光知道聚焦四个方面,但是有什么具体措施,跟之前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似乎并不明确。

18
张学峰

张学峰

一位不断探索的经济人

去除物价上涨因素,自 2017 年消费品零售额几乎没有变化。CPI 因素调整后有一个敞口,结合敞口差异幅度,CPI 年综合上涨率并不高。2017 年至 2022 年零售额持平,说明这 6 年内的经济增长不取决于消费品内需,从其他资料分析,经济增长受政府支出与投资拉动的作用更大。据有关数据,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 6 年就业人口收入增长的幅度也不高,大多数人年均收入增长不超过 5%。在 2023 年上述情况应有所改善。

5
转角遇到贼

转角遇到贼

2023年已经过去一半多了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