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广东传统“贵族”运动?
蒋逢震Jennifer Jiang
昨天看了两个知名媒体关于端午划龙舟的文章,都用到了相似的字眼“土豪”、“贵族”、“身家过亿”等。文章标题都很吸睛,但内容是实打实地讲广东人人对端午划龙舟这一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的热衷、投入与传承。读后仍可界定为一篇弘扬传统中国文化、发扬新国潮文化的文章。
但让我感概的是即便是划龙舟这样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内容,文章标题都需要这样取才有人看了吗?即便是有影响力的媒体也要从这个角度切入才能叙述当下的传统文化了吗?是怕读者太年轻不知道划龙舟这一“水上运动”(其中一篇就用的这个关键词,蹭的当下全国全民运动热潮的流量),还是fast reading 时代新媒体竞争已经惨烈到标题定生死?
并非我不开化。我也喜欢时尚媒体之一GQ新媒体很多年,一直钟情他率先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时尚观点、和目标客户、时尚品牌建立了同行难以超越的客户粘性,从而增加了高额的盈收、实现了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完美转型。我也喜欢深圳卫健委的公号重内容创作成立专班将单调枯燥的医学保健、预防知识生动、有趣地表达,从而全网走红。这两个公号的行业不同、媒体主体性质不同,但都用正确的创新方式俘获了读者的心,吸粉无数。
并非我仇富。广东省是国内经济大省,广东人一直热爱和将传统习俗传承得很好,这都是这个省的优点,值得赞扬。划龙舟也并不只有村里身价过亿的人才参与吧,一个村里有钱人再多,也不会全是身家过亿吧。文章都侧重写富豪积极参与划龙舟、甚至是有钱才有资格参与,这是不是对有钱和没钱的参与热情都是一种打击!为什么不把身家过亿仍然与平常人一样为本村、本祠堂的龙舟夺冠作为广东人热爱和传承划龙舟美好传统中锦上添花来说呢?!中华传统自古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没力出人场”,不管出的是什么,都是这个人的热忱和尽心尽力,某种程度上都贡献的是每个人的100%。这样赤裸裸地炫富,也未必是T恤短裤人字拖的广东人喜欢和感谢的。
并非我不识货。我要感谢这两篇文章向我展示了广东人传承传统文化的所作所为,请梁家辉影帝击鼓、自制龙舟训练器、用淤泥保存龙舟……真是涨了不少姿势。
真心希望能调整一下、调整得更好。从小学语文老师就说不要文不对题,为了让包括我在内的读者点进去看还是不要用力过猛的好。
松火篱明
相比有18栋楼才能站河边递矿泉水这种段子,扒龙舟所体现出来的广东人依然保存着的浓厚的宗族观念,更让人着迷。
在利字当头的现代社会,不要说叔侄旁系的家族关系,就连三代以内的至亲能在爷爷辈离世后能保持联系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与其说让国内其他地方的人去羡慕“广东新时代贵族”,不如去引发更多人去珍视愈见单薄的家族甚至宗族观念。虽说不能为亲情所绑架,但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亲情与乡情,更能让人像个“真人”,对抗现代社会的孤独与空虚。
冉姝
“我爸50多岁的人了,因为输了龙舟比赛,跪在祠堂被叔公们骂了三天三夜”。比起一条龙舟70个房东身价20亿,我觉得上边这个段子更有意思和说明问题。赛龙舟是岭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似乎上千年了。它除了深远的中华文明象征意义之外,更是各团体展示自己博彩头的体育运动。既然各个团队是冲着得第一去的,比起验资可能选手本身的实力才是被考虑的首要条件。所以稍微清醒点的人看到这样“黑”广东人的新闻,也知道不过是图乐子的段子罢了。
当然透过段子看现象,我们会发现现在国内旅游消费有了新的增长点。无论是早前的淄博烧烤,最近的贵州村超还是广东的龙舟比赛,我们都能发现大众参与凑热闹成了大家的新选择。这大概与疫情冷清了3年有关,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对凑热闹这种接地气的狂欢似玩法有了更大的兴趣。说实话,作为一个不爱凑热闹的人,最近都被这种新氛围给点燃了。人嘛,社会属性是本能,凑在一起激情四射地乐呵乐呵挺好。
引領Manuel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舞狮、赛龙舟都是华人社会传承下来的团体运动项目,本应该弘扬这种传承,而发那些段子的网络媒体从业者们,本身就是些吊丝群体,她们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宗族观念,不懂为何華人里有一些大家族要有祠堂,为何江浙沪、广东和福建地区有那么多发迹的家族,为何在海外曾经一无所有,赤脚打拼却能够在海外扎根立业,屡创奇迹,富可敌国,造福家乡,她们更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
在她们眼里,只知道搏眼球截流量,无论是TikTok卖焦虑卖肉卖沉迷、小红书式的各种名媛各种虚假虚浮、还是快手里本山大叔二人转,那些门徒东北网红们无知无畏的炫富行为都是她们的极致推崇,而最终被动消费的靠的是一个个网络用户…
A+1
广州人的可爱之处就是什么都是讲笑,但讲笑的时候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