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轻生原因曝光
杨波
1,女歌手李玟割腕自杀不幸逝世的消息,令整个华人圈扼腕叹息,作为华人之光,上一个引发圈内外怀念的知名艺人,还是同在港岛的张国荣,斯人已逝,歌声永存。
2,无论是张国荣,还是李玟,都从悲剧中看到天皇巨星的另外一面,也是娱乐圈的另一面。在明星光环、亿万财富、万千粉丝的光环背后,明星也是普通人,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只是因为人设的关系,罕有曝光在人前。
3,业内有句话印象很深,香港没有电影圈,只有娱乐圈,在娱乐至死的消费主义时代,艺人某种程度上就是商品,用自由和私人空间换取外界的巨星光环,不仅是香港如此,韩国、美国也大致如此吧。
4,比如,香港电视老大TVB对艺人的压榨就人所共知,导致不少知名艺人离巢北上发展,恰逢高考结束,对于选择艺术系、表演系的家庭,在孩子进入这个行业之前,还是应该有极为清醒的认识,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想站在万人之巅,就必须放弃很多东西。
5,对于普通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艺人的追星情节会逐渐减弱,但从抑郁症这个病历来说,考虑到精神疾病在国内是个贬义词,何时能够回归中性词,正面抑郁症等疾病,才是当务之急,也是普通人可以自救的办法。
6,某种程度上来说,抑郁症跟三高、肥胖一样,都是富人病,写当然不是说穷人不会抑郁,恰恰相反,穷人罕有曝光抑郁症,恐怕是还没有到医生这一步,属于幸存者偏差。
7,但是,对于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抑郁症跟肥胖病一样,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原因有三,一是自身性格因素,追求完美,很多人职场白骨精,二是普通压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三是外部关键的变化,比如过去三年,很容易诱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8,对于抑郁症中重症的人群,求助于医院的专业心理科医生,用科学量化的手段发现病因,并定期服药,不让悲剧重演,还是最好的办法,而轻度抑郁症的朋友,个人建议运动健身+旅行,通过释放压力,让自己得以缓解。
9,最后,具有“完美主义”特征的人,比如李玟,本身就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对自己过高的要求,让其常常承担着比其他人更多更大的心理压力,最终酿成悲剧。让自己随遇而安,懂得去放下,遗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一步步学会与过去和解。
人微则言轻
香港女歌手李玟离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娱乐圈。这个不幸的消息让人们深感悲痛,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根据报道,李玟轻生原因主要与她长达11年的婚姻触礁有关。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她或许经历了许多无法言喻的痛苦和挣扎。据悉,李玟的母亲在其寓所发现她自杀昏迷,这一幕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李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歌手,她的音乐作品曾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感动。然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却深陷婚姻的阴霾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悲剧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应该如何关注和帮助那些在生活困境中挣扎的人。
李玟的离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和思考。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我们应该更加珍视生命,关心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从李玟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
李玟的轻生让人们对她的婚姻生活产生了许多猜测和推测。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选择,我们应该尊重她的选择。同时,也希望这个悲剧能够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对身边的人多一些关爱和理解。
愿李玟安息,也希望她的故事能够唤起更多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他人关爱的行动。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照亮身边人的生活,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个悲伤的时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
兆古子
近几日,看到关于李玟去世的大量报道和视频。在震惊之余,我对玟表示深切的惋惜,也对她的家人表示深切的同情。
这里,我想要发表一点另外的看法。我是一位父亲,这件事使我联想到:我自身作为父母,应该与儿女之间建立怎样的亲子关系,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儿女?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来面对和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大家也都知道,不论是在心理科学的研究上,还是在人们的常识中,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反观自己的生活,自己一路走来,也看到周围的人,他们的生活,我意识到,原生家庭关系很大的影响着儿女的生活、情绪,乃至于整个一生。
这其中,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是要引起所有父母高度重视的两件大事。
在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中,我想先谈谈自己对于孝道的感悟。孝道,当然是一个重要的传统美德。因为毕竟是有父母才有儿女,然后有子子孙孙,所以一个人与长辈的关系肯定是很重要的。
但是,我读过的大量历史书,也让我认识到,人类过去所经历的上千年封建社会,那时的人们把孝道当成是一种治理国家或治理小家庭的工具。长辈要求后代必须对父母服从,或是讨好父母,或是要侍奉父母,对父母必须承担赡养的责任。如果这样过分强调孝道的话,就有可能把孝道变成父母操纵儿女、控制儿女,甚至阻碍儿女形成健全心理,健全人格的一种阻碍。
那么要不要讲孝道呢?当然要,但是我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倡导,就像我们倡导某种社会风气,或倡导某种美德。但绝不应变成一种强迫的东西,尤其不应当变成父母强调儿女必须如何如何。不应该让孝道成为父母强迫儿女如何如何的一种借口。
我个人的切身体会是,如果我认为孝道重要,孝道很好,那么我自己践行就行了,我对父母尽可能好一些,物质上给予他们一些帮助,态度上尽量和颜悦色。如果我的儿女觉得我的做法是好的,他们当然会去学。
但是,我从来不认为我有权利要求我的儿女必须如何如何“对我尽孝”,如何如何“服从我”。我不会这样讲,更不会这样去做。
因为我今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科学”的时代。我不想再回到那种封建专制的做法中去。所以,我想表达的是,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倡导某种好的观念,我们自己去做到,就好了。儿女是一代新人,每一代新人都应当允许他们对世界有新的看法,有新的道德观。这样,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我们也能才能期望我们的后代有一个健全的心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健康美满的长寿的一生。这是我发自内心的由衷期望,我也坚信我会一直这样践行下去。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对儿女进行目标管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在有意无意的用目标去管理儿女,本质上讲,这并没有错。因为科学的观点认为,对个人的言行进行目标管理,是必要的。因为没有目标,我们就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去努力,所以目标是肯定要有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到底如何制定目标?
我们作为父母,面对孩子,教育孩子,养育孩子,我们要用一种极端的单一目标,来取代多元化的更全面的目标吗?比如说,要求孩子必须全力以赴的投入学业或者工作,而忽视生活、情感,以及各种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或者要求儿女必须去做“正经事”,而不应当花时间去玩耍,娱乐?或是要求孩子在中小学乃至大学的学习期间,只能专注于学习,而不应当花时间去谈交朋友,谈恋爱,去做各种自己喜欢的兴趣方面的投入?
如果父母采取一种极端的单一目标,去强制性的要求儿女,或强制性的喋喋不休的进行灌输,那么这种做法会不会导致孩子无法形成一种全面的真实的面对世界的健康态度?无法去面对自己内心对于娱乐的渴望,对于爱情和友谊的渴望?是否会影响孩子无法通过自由自在的玩耍,去形成与别人的自由自在的合作?是否会阻碍孩子轻松的表达自己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
从心理科学的角度看,一个人不高兴的时候就自然的表达出来,这没有任何问题。而不必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装作自己很快乐,或强迫告诉自己说“我必须快乐,我必须讨好父母”。
我们每个成年人,当我们真正反思反问自己的时候,我们都会意识到,当一个人用一种强迫的声音不断告诉自己说“我很快乐,我很阳光,我很积极,我能够控制我的生活,我一切都会做的很好,我会做的很完美”,长期这样做的时候,会不会非常的疲劳?内心就像一个干涸的河床啊,就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
而当我们自然的去面对自己的情感,面对自己的沮丧或快乐,失望或绝望,面对非常平凡的细微的小小快乐。这样自然而然的做真实的自己,难道不感觉自己很充实吗?就像一颗深深扎根于大地的一颗树木,感觉自己很坚实,很牢固,也会感觉到真实的软弱。
所以,作为父母的人,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当我们向孩子提出目标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多元的全面的成长和发展的人,也是一个有时候软弱有时候彷徨的正常的人。那么,当我们对孩子提出目标要求时,这些目标应当既重视孩子的学业和事业,同时也兼顾孩子的玩耍,情感,自由自在的探索,给予孩子自由的权利,给予孩子自由做决定的权利。
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我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不论我对你讲什么,不论我对你提出多么强烈的要求,你都应该仅仅把它看做是一种建议。你可以采纳,也可以完全不理会,都没有问题。你只要做好你自己,你只要想着自己的言行符合一个最基本的法则,一个人要很好的生存生活下去,就要为社会为大众做一些有益的事,那么别人也会给予你一些你想要的。这就可以了。至于我作为父母,养育孩子,这是我作为父母的爱心,作为父母的责任,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在我抚养你们,陪伴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你们已经给了我足够的快乐。为此,我要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兆古德雪的原创文章)
一袋米
看到这个消息太震惊了,虽然不追她,但是从小听她的歌看她的广告,都耳熟能详,她这样的结局真的太可惜了。coco事业上没有什么好说,一直都是顶尖的华人女歌手,导致抑郁的更多还是感情上的不如意,2010年她35岁结婚到2023年48岁她1月离婚7月离开,13年,人工受孕9次、老公出轨无数次、还pua她,因为生不出才出轨?最后离婚净身出户,加上腿伤各种堆积,遇上人渣和不好婚姻真的不如不结。太可惜了。
隐隐
抑郁症患者除了自身的经历创伤,很多人也容易对自己要求过高,追求完美,李玟的开朗乐观,包括作品中传递的热情和能量感染了很多人,反而容易被大家忽视内在的伤痛一面,这实在令人惋惜。虽然李玟和她的许多歌迷还很年轻,但她的离开的确带走了一个黄金时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