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撤回”再现,多家公司IPO终止
东木
随着国家注册制改革,为企业上市开了绿灯。很多企业不是在敲钟,就是在去敲钟的路上。然而一些上市企业频频爆雷,监管部门也不断用典型案例揭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向市场传递“零容忍”的信号,对市场形成警示,加强监管威慑力。也让一些准备上市的企业变得谨慎。而退出上市队伍中的企业,也不乏好好盘算一下,想好了再说。
据数据,2022年全年,A股强制退市公司有42家,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刚过去的5个月,已经完成退市的公司有8家,而正在路上“可能终止上市”的公司却已经达到了57家,数据还在进一步增长。其实国家鼓励企业上市,是为了支持企业发展筹集资金。可是从退市企业看,有些企业自上市之始就做财务造假,上市完全是为了圈钱。受到监管严惩被强制退市,也是净化资本市场环境。
上市好处不言而喻,壮大资本实力,提升企业的管理和形象等等;同时上市也同样肩负起相应责任,对投资者负责,为社会经济发展献力。所以企业扎堆排队IPO,现在又现扎堆撤退。严监管之下,今后想IPO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也越来越会成为常态。
人微则言轻
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中,多家公司的IPO终止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近期,沪深交易所对撤否率的考核已成为不少投行人士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使得他们在申报时愈发谨慎。据一位律所合伙人透露,在今年前7个月撤回的145家企业中,有133家是主动撤回。
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交易所对公司的考核标准日益严格,使得许多公司担心无法达到要求而选择主动撤回。交易所的考核标准不仅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还关注公司的治理结构、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一些公司可能认为,与其冒着被交易所否决的风险,不如主动撤回申请,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此外,公司自身的原因也是导致IPO终止的重要因素。例如,一些公司可能存在财务造假、违规担保等行为,这些行为一旦被发现,就会引发市场的广泛质疑和谴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想要继续上市,也可能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因此,一些公司选择主动撤回申请,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IPO终止对公司和市场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公司来说,IPO是融资和扩大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一旦失败,将对其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公司还可能面临声誉损失、法律诉讼等风险。对于市场来说,多家公司的IPO终止也会对市场的稳定性和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投行和公司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于投行而言,需要更加严格地遵守相关规定,加强对公司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降低撤否率。对于公司而言,需要加强自身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建设,提高自身的质量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