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来深圳“反向消费”
张国防
这样的时节,又是揣摩这句“民生比民主重要”的时候。
坐在环球贸易广场115层酒店窗台,俯瞰维港大小货轮次第进出,波光一如既往的粼粼,有时泛着金光,有时泛着银光:船兒彎彎入海港,你若回頭望,滄海茫茫;你若往前看,波光耀眼,未来在望。
小河弯弯到香江,多少风云多际会,狮子山下维港风,多少柔情多少梦,唯有敞篷敞口的叮叮车叮叮当当穿梭依旧;
有些个愤愤的出租车司机,街边拥挤的面馆,相较上海的小巧玲珑迪士尼,同样相较于而言也小巧既视感的整个城市......那些个自豪优越感不再依然。
无论多么的不甘,一代人接续着新的生活,这本就港岛的时间历经中的底色、命理,港岛文化的DNA。
港岛的服务、性价比、丰富度有些个上了年纪,关那边的年轻的城市霓虹闪烁,资本最具穿透力,热度传导转了向。当然的,其实传导的双向性仍然强有力并没停息或减弱,并非只是港人反向;北陆的现代化征程,港岛依然是先锋。
或许,真正的一体化,正是民生的一体化,相比政治一体化,这个实在、真切。
大地不曾沉睡过去,仿似不夜城,这里灯火通明,是谁开始第一声招呼,打破了午夜的沉寂;空中弥漫着的海的气息,叫卖的呐喊,响着生活的回音......
===
海峰
老家是一个四线小城市,家里的亲戚常常羡慕我在北京挣得工资很高,当我表示北京的物价和消费也高到离谱,譬如租个一居室都要六七千的时候,他们都表示“要是拿北京的工资在老家花”,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我虽然表示认同,但地理位置相隔两千里也让这种消费变得不可能。但身边的很多案例也的确有类似的做法,譬如在北京工作,住在燕郊、天津或者是涿州的,大致都是类似的考虑。
如今港人北上,大致和北京生活的人去到了三四线城市,对低廉的物价有着莫名的好感,而且香港到深圳,其实比北京到河北还是方便太多。有香港人的助力,相信深圳的消费,甚至是房价可能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深港一体化,或者深港融合,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XBBDSB
客观的说,相比香港的软实力大陆任何一个城市都是有差距的,关键的差距仍然是人。上周刚刚零现金去港澳溜了一圈,支付宝公交地铁餐饮已经可以畅行无阻。那些固守只收现金和八达通的商户最终会因为他们自己的固步自封不知道与时俱进而被时代所淘汰。香港可能会逐渐衰落,但是绝对不会衰落的太快。香港是你去过一次想去二次的地方去过二次就想去很多次的地方,这就是香港的魅力。当然对于香港的普通人而言,反向消费只不过是一种省钱的方法罢了,并不能说明深圳比香港有任何优势。
张学峰
香港人的收入多数来自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和服务业。香港的资产管理业务是全球最好的之一,管理层次超过内地。香港的资本市场是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支柱,香港股市行情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香港的保险产品和理财产品也十分丰富,投资门径多样化,收益率较有保证。想从事投机业务,香港也有一定的施展空间。总之,香港有底气、有财力到内地反向消费。香港是投资者的乐土,是财富管理的天堂。
隐隐
香港的基础消费,很完善,也很弱,像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奶茶咖啡餐饮甜点品牌,感觉在香港很难找到,拿已经退出大陆在香港留有门店的LadyM来说,也很冷清。南下消费远小于北上人流的原因一方面是南下的成本更高,北上则主打一个性价比,体验过两地生活物价的都会有所感受。另一方面,大陆消费市场的丰富业态也可以说是卷出来的,香港市场的消费,更像各个品类自成体系,不是那么容易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