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制裁,国产车在德国也卖不好?
旭东
近年来,比亚迪、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都瞄准了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前7个月销量飙升近55%至约82万辆,约占所有汽车销量的13%。汽车咨询公司Inovev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在欧洲销售的新电动汽车中,有8%由中国品牌制造,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 4%。
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上,中国汽车特别抢眼。期间,瑞银全球研究和UBS Evidence Lab合作拆解海豹,比亚迪海豹日经BP社的二次拆解,分析到比亚迪比西方现有的车企在欧洲生产成本低25%左右。中国汽车对欧洲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 冯德莱恩对中国汽车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
事实上,中国汽车出海只是刚刚有了些起色,真正做到与本土汽车争锋,不仅要研究国际规则,还要研究当地市场,甚至当地通勤、道路和人们驾驶习惯等诸方面,要练的功还很多。正如上面这篇文章作者分析的那样。尽管中国汽车出海势头强劲,也还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欧盟也不必将中国汽车相关问题扩大化。中国汽车出海要学习和改善的方面还很多,还请多多关照。
兆古子
中国品牌公司,中国品牌产品,要走向世界,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占有一席之地,凭什么?而哪些老牌的跨国公司,又是如何炼成的?
在此,我想分享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哲学观点:海纳百川。大海,为什么能够接纳所有的河流,从而成为“众河流之王”?那是因为大海始终处于比所有河流都更低的地方。
同理,一家企业如果想成为同类中的王者,不论这个王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小,只要想成为王者,那么,就必须自觉的坚持“客户至上”的心态。这个客户,是全世界各地的客户。
如何能判断出一家企业目前正处在不进反退的状态?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做出这个判断,那就是,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最佳做法。
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最佳的做法。我们只能在不断地寻找“更佳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坚持学习和创新,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兆古德雪的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