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如何看待滴灌通模式引发的争议?

2023-10-26 12:0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滴灌通是股还是债?滴灌通风控的核心是什么?滴灌通面临着什么样的监管体系?10月25日下午,滴灌通创人李小加和张高波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投资者关切的问题。 | 相关阅读(界面)
45
王磊Sans Wang

王磊Sans Wang

资深市场战略顾问,商业专栏作家

滴灌通的模式最近成了资本圈的一个热点讨论现象,对此有很多不同维度、不同角度的肯定和批评声音。
滴灌通本质上还是一个金融创新的产品或者是衍生品。
对此,我有两个维度的解读供大家参考和分析,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1、金融产品创新的“度”和“边界”在哪里?
对于金融产品的创新,无论是行内外人士都会褒贬不一。
不可否认,任何一种创新的金融产品必然有其合理一面,也有其风险和不完善的一面。
那么,一个需要评定的问题出现了?
金融产品创新的边界和度在哪里?还是说,这种产品创新就是像科技产品一样?设置边界和度就是限制其发展?
其实,金融产品本质还是一种商业模式,也是一种经济模式。
在这个前提下,金融产品创新必须有一定的边界——监管边界、创新边界和投资的边界。
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和反垄断一样,当企业大到一定程度了,出现了规模不经济了,这个时候必须反垄断。
金融产品创新也许也应该这样,当创新的金融产品和衍生品对整个社会也出现了规模不经济,也许也应该设置一个边界。
2、金融产品创新的初衷又是什么?
金融产品是为了整体社会实体经济服务,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服务,这也许是所有金融产品的“初衷”。
但是,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一直以来也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导火索,从1997年到-2023年,我们仍然记忆犹新。
所以,还是一个灵魂深处的问题——滴灌通这种产品的出现,到底是为了什么,“初衷”又是什么?
也许,需要一个深入骨髓的服众的回答。

50
兰香

兰香

长期跟踪研究金融和新产业

目前看到的最理性的评论:
滴灌通模式算不算金融创新,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做是非论断的时候,不妨换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1、存在即合理,人或组织的趋利性都是朴素且直接的。市场既然有接受这类产品的案例,说明对其合理性的研究就有存在的基础。
2、金融本身只是市场和商业的一环而已,既不必神圣化,也不必妖魔化。如果任何一种金融模式或金融制度的出现,市场都习惯性地去扣一顶所谓普惠金融或者放贷吸血的帽子,只能说明这个市场本身还欠缺理性。
3、制度创新往往有滞后性,这个是正常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一个新事物成为社会常态之前,可能有不断试错,可能有百家争鸣,甚至可能有流血牺牲,这些都应当客观看待、理性对待。
4、我们怀着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必须不能否认人性的贪婪。只有金融工具和市场情感建立足够的相互尊重,真正的金融创新才会脱颖而出。
所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争议的声音再多一些,让参与者的思考更多元化一些,对市场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内心还是真诚地希望中国金融市场有创新、有发展,至于滴灌通模式会不会成为这当中的一个注脚,可能最终要交给未来去判断了。

42
引領Manuel

引領Manuel

Ark Hills

滴灌通的模式很简单,就是现金流折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简单来说,就是将线下店铺的每日营收比例进行分成。比如,合同约定20万的投资额度,投资期限4年,回本周期和后面几年分成比例还可以不一样,4年到期后,滴灌通不管是回本、盈利还是亏损,门店都不需要偿还20万的投资款。滴灌通最大的问题是从供应链金融切入线下小店的生意,抓手不牢固,还有滴贯通投的小微店现金回收有很大风险,店主完全可以跳过或绕过这个回收结算系统,采用很多种收款方法,对滴贯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很大的 Bug,至今没有更好的方法规避

48
谢瑞佳

谢瑞佳

活在当下

虽然宋向前言辞比较激烈,还连续两度发文,质疑滴灌通就是P2P。但是滴灌通的创始人毕竟是李小加,李小加是港交所前行政总裁,可能没有人比李小加对金融市场规则和法律更加了解了。所以这次李小加的回应看上去也是条分缕析,比较清楚明白,还是很有说服力的。金融市场本来是秩序中有混乱,有一定灰色地带的,滴灌通本质是股是贷还是债,可能从不同角度看待的话,会有不同的结果,争议的双方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