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北京打工人被这家精品咖啡鼻祖整破防了

2023-10-27 19: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10月18日,蓝瓶公众号发推文宣布,将联合单板滑雪品牌BURTON在北京新晋网红商场THE BOX开“精品即溶咖啡站”,限时10月21日至22日两天。参与现场活动的咖啡并不是现磨萃取饮品,而是蓝瓶的速溶产品。本来还在期待的消费者这下全不买账了,社交平台上的评价清一色是“没诚意”“侮辱人”。 | 相关阅读(Vista氢商业)
54
徐俊豪

徐俊豪

蓝瓶这样走精品路线的咖啡,其实在国内的扩展速度是很慢的,而在其慢慢发展这段时间,国内咖啡市场已经翻天覆地,市面上各种咖啡花样翻新,不仅在品类上口味上卷,而且卷到了价格上,现如今9.9块可以在瑞幸买到现磨咖啡,但是同样的价格在蓝瓶就是喝个速溶,这怎么能让消费者不吐槽呢?从这或许可以看出在中国新消费市场极度内卷的态势下,国外品牌已经对国内市场不太适应了,才会搞出这么不接地气的策划。

22
兆古子

兆古子

管理专家,书法家,作家

现在谈到市场竞争的“内卷”,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常态。究竟什么是内卷?就是无底线的竞争。也就是说,竞争的优胜者,是自身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某种相对优势,但是,现在的竞争表现为,任何相对的竞争优势都是很短暂的,很快又被竞争对手突破了。
这方面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价格竞争。例如,咖啡的竞争。星巴克的一杯咖啡可能是50元,而瑞幸的类似的咖啡可能是十几元。又例如,雀巢速溶咖啡一包是1元钱,而国内某个品牌的黑咖啡可能就是三毛钱,甚至比3毛钱更低。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内卷的情况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现在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的全民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正在出现“网络商务+网络新闻+网络社交”三网融合的这样一种趋势。不论是老牌的电子商网站,还是新崛起的小视频APP,都出现了这种三网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就导致了任何一个商品的某种相对优势,从理论上讲,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被所有网民知晓,而这个相对优势就瞬间成立,成为了一种新的内卷的标准。
比如说,我本人消费咖啡为例。我今年到咖啡店去了几次,去的都是星巴克。我也在不同的场合看到了瑞幸咖啡店,但是我并没有走进去,尽管我在网上看到了大量的报道。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我在和一个小学四年级的男孩聊天时,他竟然突然说出他喜欢瑞信咖啡。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瑞幸咖啡会送贴纸。这说明瑞幸的竞争优势不只是低价,也包含了新品研发以及有吸引力的促销品等多方面努力。
在速溶咖啡方面,我一直是雀巢咖啡的忠实消费者,包括雀巢三合一速溶咖啡,还有它的纯咖啡。但是,现在我也开始试着去购买那些几毛钱一包的国内某品牌咖啡。我为什么不指出国内这个咖啡的品牌?因为我还没有确认这个咖啡的品质,我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但是,它的价格优势已经发挥作用了。如果最后我能够确认我品尝的几毛钱一包的咖啡,品质和雀巢一元钱的咖啡品质是一样的,那么,毫无疑问我会选择几毛钱一包的国内某品牌咖啡。
但是,这就是终级的解决方案吗?还不是。因为竞争的优势仍然是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说,咖啡的包装。到现在为止,我认为设计的最好看的咖啡包装,是雀巢咖啡的包装。
再展开的说一下,如果我现在去店里进行咖啡消费,邀请朋友在咖啡店里相聚,那么我到底会是选择星巴克呢,还是会选择瑞幸呢?或者是选择其他的某个招牌的咖啡店呢?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这取决于多个要素的竞争优势。
对于企业和商家来说,要生存并且发展下去,除了不断的降低成本,在价格方面不断降低,创造一个低价的优势,以外仍然要考虑创造其他方面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尤其是产品的功能,产品给客户带去更多的实际价值。
以食品为例,给客户带去健康的价值,或是美容的价值,或是送礼的价值。这些仍然是必须要考虑的。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这是一些不确定性的成本投入。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这些的投资具有不确定性。有些是成功的转化成了畅销的商品和服务,也有一些投入,被证明是没有实现商业化,没有达到商品畅销的效果。
当然,无论投入是成功还是失败,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然后继续研发,相信还是有可能会得到很好的商业化效果。这就像我特别乐意举的那个例子: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做了几百次的尝试,这些尝试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但事实证明都失败了。爱迪生对此的解释是,这些失败只是证明了这些做法行不通,那么接下来他要做的是,继续找到行的通的做法。最终,他成功的发明了电灯,把电灯实现了商业化,创办了爱迪生照明公司。这也是著名的百年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前身。
当然,今天我们要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状况。过去,由于信息传播没有那么迅速。也没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把全球人们联系到一起,所以那个时候的工厂和商店,一旦拥有某种相对的竞争优势,至少会保有一段时间,能够借助这个竞争优势,实现更多盈利,而这些盈利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作企业发展的投入。
今天的情况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达,使得任何相对的竞争优势,很快就被别人模仿,被别人抄袭,然后别人又加了一点点新的东西,就变成对方的竞争优势了。怎么办?
据我分析,未来的商业和工业会出现两种市场趋势(商业模式)。一种趋势是,面向世界的大张旗鼓的跨国企业。这种企业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迅速的方式,进行企业发展和扩张。当然,也要面临极大的压力。要有很强的对供应链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快速的研发+快速的供应链+快速的市场推销。三者要融合起来齐头并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要同时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好(1)迎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研发,(2)市场的大力推广和销售,(3)供应链的快速组建和快速响应(包括快速增产和交付)。
另外一种趋势,是基于社区和城市市场的小而美的企业。它不是建立在线的扩张,而是建立在一个基于社区,基于人际传播的小而美的街面店铺,小而美的工厂(这个工厂所制造的产品也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人员推广,来实现可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模式,它的实际市场也并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社区,也可以是面向全球范围内开展营销,但这个营销是通过线下的社区营销,为社区进行服务。
这是一种线下的面向全球市场进行渗透的营销模式。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喧嚣的噪音中,这种静悄悄的渗透模式很容易被忽视,但它是一种适合千千万万小微企业的创业方式。这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对千千万万的社区造福,也有助于建立多业态的社区商业模式。
这种商业模式,并不是封闭式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种基于社区的线下的商业模式。它可以是在中国浙江的某些市区某些社区开办的小店,它也可以是在非洲某个城市的小店。也可以是一种产品,这种产品通过人员传播的方式,在城市的社区进行销售,进行推广。
我归纳一下。针对当前实体经济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所要克服的困境和问题,同时在线营销模式也面临的一些实际的发展问题,怎么办?
一是,在普遍的发生内卷的情况下,一家工厂和商家,要直面现实,坚定的去做好自己的差别化营销。不断的去深度做好某个方面特别突出的客户价值,以此赢得客户群的偏爱。
二是,现在我们进入了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要正视“一切都在快速的迭代变化”。现在的做法,不是又好又快,而是又快又好。首先满足“快”这个要求,然后同时做到“好”。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你如果按照又好又快的做法,我们肯定先选择一种好的方式,然后再去求快,有可能这种好的方式是无法达到快的要求的。我们调换一种思维,就是追求又快又好,我们优先考虑那些快速的方式,然后从这些快速的方式当中去追求做到好的要求。这样就能够顺应目前的快速迭代变化的市场环境。
三是,企业的发展模式出现了两种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基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扩张。另外一种是线下为主的社区型的人员推广(社区+人员推广),一种在地的商业模式。
(兆古德雪)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