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海关总署对出口形势的定调?



王磊Sans Wang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韧性和定力,一直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天根本就塌不下来!!
首先,中国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释放潜能。
多年的发展,让中国摆脱对单一市场依赖,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持续扩容,有效对冲局部市场风险。
提升内需,在未来愈发重要。
让每个人享受到时代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红利,是提升内需重中之重!
其次,产业升级会逐步激活“新引擎”,中国制造有上升空间。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新能源、高端装备等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出口新名片,传统产业通过柔性生产、快速响应国际需求,新旧动能协同发力,夯实增长根基。
再次,最重要的一点———发展民营经济,提升民营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水平。
民营企业始终是外贸主力,外资企业信心稳步回升,政策层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开放型经济体制为外贸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多次在用 RSPCP 经济分析模型中(产权—绩效分析模型),反复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这个重要性,不光是能够提升内需,增强我们的经济韧性。
而更为关键的是——发展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再次腾飞的真正动力,也是中国经济韧性的表现,更是我们抓住这次契机和不确定性,将改革深入的关键动作。

余青梅
今年一季度货物进出口的数据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格外注意。
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合作深化的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实现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双线突破。对东盟、非洲、拉美进出口分别增长7.4%、9.6%和5.2%,显著高于整体增速;对欧盟进出口同步增长7.1%,与典型发达经济体之间也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多市场表现良好,表明中国民营企业不依赖于单一市场,有韧性面对美国挑起的关税贸易战。
另一方面,中国连续16年保持全球进口第二大国的地位。中国在扩大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的同时,消费品进口规模持续扩大,既支撑国内产业升级,也为海外企业创造超2万亿美元的年订单。这显示出中国正不断优化进出口贸易平衡,在中国企业“出海”角逐全球商机的同时,中国这个超大市场也面向海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不再犹豫
Sometimes by losing a battle you find a new way to win the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