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吧,95%的中国人都喝不来苦咖啡
2020-11-25 16: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一方面,2020年双11战火燃尽,咖啡成为了这场全年最大的购物促销季中最亮眼的品类之一。
另一方面,线下咖啡馆——尤其是传统连锁咖啡馆——正在全线撤退。作为韩式咖啡馆的代表,漫咖啡在北京门店大批量关闭;昔日印象里的“英国版星巴克”Costa也关闭了其在中国10%的门店;比瑞幸更早做“互联网咖啡”的连咖啡则在今年关闭了所有线下门店,转型为咖啡零售公司…… | 相关阅读(虎嗅大商业组)
另一方面,线下咖啡馆——尤其是传统连锁咖啡馆——正在全线撤退。作为韩式咖啡馆的代表,漫咖啡在北京门店大批量关闭;昔日印象里的“英国版星巴克”Costa也关闭了其在中国10%的门店;比瑞幸更早做“互联网咖啡”的连咖啡则在今年关闭了所有线下门店,转型为咖啡零售公司…… | 相关阅读(虎嗅大商业组)
45
菁
在市场整体陷入增长瓶颈的当下,国民经济成为了影响咖啡市场的一个导向。咖啡市场的消费者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是为了其中咖啡因提神醒脑的打工人,另一种是喜爱咖啡口感及味道的品鉴者,而后者毕竟占少数。受潜在用户规模有限的左右,在疫情影响下的国民消费欲望降低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咖啡品类消费上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就比如,在三顿半花150元左右价格购买36包挂耳咖啡,单袋成本也就4元左右,一天两杯也不过是8元的成本,即便其中加入牛奶,成本15元也绰绰有余;或者选择瑞幸咖啡,活动优惠后的到手价大概在15元左右;而随便去一次星巴克至少也要30元的消费了。而如果实在觉得咖啡不值这个价,1元甚至更低价格的速溶也是一个选择。其中比对,是顾客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线上低客单价的咖啡品类正在冲击着线下的咖啡销售场景,而一杯速溶或者挂耳所需的咖啡原料,远低于一杯现磨咖啡或者单品咖啡。这基本上解释了,咖啡市场看似繁荣而实际消耗量却停滞的现象了。
13
白日梦想家
要什么自行车
作为那95%的中国人之一,我喝咖啡更多是被其中的奶和糖浆所吸引。作为一个消费者,在上海,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咖啡已经无孔不入的进入我们的生活。除了星巴克瑞幸这样专做咖啡的大品牌外,麦当劳肯德基多拿滋这些食品品牌也来分一杯羹。走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咖啡馆,咖啡小店……中国已经成为了咖啡市场的必争之地。而当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时候,如何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就成了商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16
小丑再你笑Clay
市场没有错,错的是市场不接受!
承认吧,95%的美国人都喝不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