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滴滴版“花呗”上线,互联网巨头们为何钟爱搞金融?

2020-12-21 15: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从2015年上线车险到最近灰度测试“滴滴月付”,这些都说明滴滴并没有放弃金融业务。滴滴的金融部门被赋予了与美国原子弹研究计划同名的代号“曼哈顿”。不过,滴滴版“曼哈顿计划”的外部环境要更糟。它要面对的不仅是已经上升到国民高度的微信和支付宝,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都注意到了金融业务的价值,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企业都或多或少地进入了金融行业。 | 相关阅读(新浪科技)
52
李希德

李希德

黑科技工科男

互联网巨头们要是不搞金融,能对得如此庞大的用户基数带来的流量?幸亏在中国金融领域是国家严格管控的,是需要申请牌照才能经营的,如果放开,到现在一定会被互联网巨头们玩出一地鸡毛来。前几年的P2P乱象就是监管介入太晚才导致的。互联网巨头们想做金融的心态主要还是想不劳而获躺着赚钱,在这上面蚂蚁金服给中国的互联网圈子起了一个很坏的头。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再次给互联网巨头们提了个醒,金融创新可以,但不能没有底线。

14
MO7S

MO7S

金融商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消费者购买金融商品的目的是“以钱生钱”,以获得利息或是差价,因此金融商品的评价标准只与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收益率”。而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体制尚不健全,相关法律也较为落后,因此会有一些监管问题,也因此吸引了很多互联网巨头投身金融产品,以通过时间差获取利润。但这并不是良性的发展方式,如果要互联网金融稳定、健康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体制、加强监管力度。

15
以太

以太

开麦选手

滴滴的野心真不小,“曼哈顿”这个代号就可见一斑。这几年互联网巨头们都不满足于自身发展现状,拼命做互联网+的衍生产品和项目,并且将触角伸向各种不同的领域,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究竟是胃口变大了还是焦虑的驱动下未雨绸缪真是不得而知。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