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揽人才一年投入142亿,却有人骗补
12月28日,深圳市审计局网站公布的《深圳市2020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暴露出来部分人才政策由于监管不到位而产生了一系列到处骗补贴、重复领补贴、学历歧视、偷税漏税、人才住房分配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 | 相关阅读(每日经济新闻)
Harwen宏观
大量补贴产生的套利空间,只能说这是规模化引才的一种额外成本。
只要有补贴,就一定有投机,这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无法避免的漏洞。新能源汽车补贴带来多少所谓造车新势力,有几家是在认真造车呢?农村畜牧养殖也有大量农户造假骗贷骗补,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自利行为。
希望国家少一些补贴,地方政府也少一些补贴,把这些钱真正投入到医疗,教育,养老这些真正欠债的公共服务领域吧。至于人才流动,你城市竞争力强,岗位多,机遇多,大家都会用脚投票的。
峰婆婆
人才引进和“留住”人才之间还有几个梯子要爬。除了制度的松散和“撒胡椒面”式的执行外,更多的还是要回归人才本质的需要!是否有实体企业/项目留住人才、政府、企业对技术研发的耐心和培育、KPI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和人性是否合理?在快时代,很多问题是无法解决的,需要人才、环境、政策彼此的磨合和退让,最终走向成熟。
东木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非官方的口号在民间广为流传,很多北上的青年南下来到深圳,为的是优惠的补贴和落户政策,以及事宜的气候,所以这些年深圳无论是工资水平还是房价水平都水涨船高。
这次爆出来的骗补,也是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我之前就有听说有专门代理补贴的公司吗,人都可以不用来,办理深圳落户就可以拿租房补贴,所以才会有这些房屋的空置以及人在外地拿着深圳补贴。有的人会质疑,这样的疏漏是管理漏洞,但我相信骗补的还是少数人,基于信任的审核体系也是对人才的肯定,不过也难免泥沙俱下,所以在中国推行任何政策,看来都需要同时设计欺骗惩罚机制,以监管和法制来规范深圳的补贴。那么我们知道深圳不但对人才进行了补贴,对各种创新企业也有补贴,是否需要对这些企业的补贴也进行一次审查呢?对企业的补贴应该是大数字,这里是否存在问题?是“水至清则无鱼”还是“眼里不容沙”,这既考验个人和企业的道德发展素养,也考验深圳监管者的智慧。
xxx
任何地方都有左中右各色人等,自然也会有人投机钻营,骗补者可恶,但还世界以清净,关键在于扎牢制度的笼子,杜绝不公的土壤,让骗补者无机可乘,才能充分发挥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