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视频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全国各地都有“海淀妈妈”,校外培训还有解吗

2021-03-12 12:30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调查显示,近4成的受访家庭认为对子女的教育最好从2~7岁开始,11~15岁占比22.9%,主要集中在托管班、兴趣特长班、课外补习班。监管加码在一定程度让培训机构数量有所减少,但能否让校外培训业“减热”,则是问号。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52
默川忘归

默川忘归

校外培训热这些年愈演愈烈,甚至还有朝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虽然每年两会很多教育界专家都提倡要减少孩子在校外的课业负担,但分数这道指挥棒没有变,大部分的教育仍旧以应试为基本目标,校外培训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的体系,不收公办教育那套的约束,有哪位家长甘愿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在校外学了东西回到校内考出高分,而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改变课程设置也好,增加教师的体制内收入激励也罢,最治本的还是要调整唯分数论的指挥棒。

13
杨三

杨三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让整个家庭处在辗转各个教学点的奔波之中,日夜操心,身心俱疲。K12教育的蓬勃发展让线上赛道愈发成熟,家长们或许免于整个周末接送的痛苦,但对孩子教育的担忧和学籍问题的焦虑却是丝毫未减。资本市场是逐利的,教育技术的进步也连带着利益的驱使,带来的却不是丰盈的精神财富,而是一波又一波的内卷和消耗,引发整个社会的普遍焦虑。
 
指责家长并没有用,机构也只是无情的盈利机器。贩卖焦虑的方式有无数种,可能一则广告、一个转发无形中就能把人拉入其中。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教育消费主义”,必须改变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前几年把奥数这一偏激的竞赛模式禁止作为升学要求资格之后,“奥数风”瞬间沉寂。但没了奥数,幼升小、小升初乃至之后的节点,门槛还在提升,“鸡娃”们不得不“全方位发展”,培养出各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技能,以适应这种需求。而当这种需求被正确的制度中止,孩子们的教育才能回归自然,享受正常的童年,消停的童年。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