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选“开售”新能源车,首家合作方为小康股份
杨波
1、“华为造车”之所以这么热,除了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的价值发现之后,各路人马都纷纷入局造车之外,华为内部的博弈也有看点。
2、从前不久发布的华为财报可以看到,华为消费者BG的收入占据华为总收入的二分之一,达到了4829亿元,比例为54.2%,相当于用智能手机业务再造了一个华为,体量已经远超华为最核心的运营商业务(3026亿元)。
3、为何说是博弈,因为美国的“实体清单”,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消费者BG,那么顺势造车就是当然的自救之路了,但是从任正非和华为最高管理层一再声明“华为不造车”来看,华为对于自己在智能汽车产业定位和雄心,远大于十年前“中华酷联”时代,说的直白点,消费者BG现在造车是为了自救,但是任正非恐怕就是为了打造智能汽车领域的下一个安卓系统,说白了就是行业标准。
4、行业标准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何况还是汽车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华为造车”本身已经是个伪命题,事实上华为早就已经开启造车之路了,但是这个造车不是出一台特斯拉这样的车辆出来,而是做车联网标准、无人驾驶、专利,等等,但是,华为从一个电信设备厂商,转型到谷歌、苹果那样的生态厂商,这个跨越也是极大的,需要时间,也需要放弃小利,这就是考验华为管理层的时候了,怎么去平衡下面要通过造车来填补收入的呼声甚至于行动。
5、未来中国的智能汽车行业会不会有一个自己的“安卓”,有了智能手机过去十几年的学费,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很大的可能是国家最终出手,以中国市场的体量,完全可以做到自己的标准和模式,再由自己的企业来牵头,从这个角度来说,真正的智能汽车大战,还没有开始,好戏在后面。
海境品牌创新
本来普通的商业合作,我有渠道你有货,只因为是华为的渠道,就能把一家公司的市值带飞。华为消费者业务渠道,不能卖高端手机,总得卖东西维持渠道,不然得关掉了。看得出华为消费者BG在承压
心理学烦恼
华为造车从不是被“逼上梁山”,而是“计划之中”。
因为紧跟4g趋势而获得成功的一家公司,自然了解5g对业界的重要性,甚至可能造成业界重新洗牌,由于5g的低延时,一直存在于人们幻想中的人与设备之间的无缝互动成为了现实,是的,“交互”成为了新的主题,这也是华为一直在增加自己产品的生态循环的原因,但华为不仅仅想局限于1加8,而是加n,那是所有设备,所有场景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所谓的“万物互联”,而连接不同场景所需要的那个必不可少的“key”就是无人驾驶。
已注销用户
前几天在公开场合,华为董事长徐直军被问到造车,再次重申了华为的立场:不造整车,而是作为一个ICT(信息通信技术)供应者介入行业。
他也介绍了华为的计划:在今年继续和车企合作,推出搭载华为技术的子品牌车型如今华为智选又开始卖车,相信并不是一时冲动,这体现了华为对新能源和智能汽车系统的了解和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