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女车主丈夫再发声:特斯拉已侵犯个人隐私权
邹佳铭
这场事件到这一步,仿佛上演了一场“秀才遇到兵”的闹剧。当车主选择把事件向公众曝光维权,就视为她放弃了个人隐私。当地方市场监督部门责令特斯拉公布行车数据,这就是特斯拉的法定义务,而不是侵权行为。
一个消费者的主观臆断和情绪,主导了一场全民热议,这种现象本身就值得思考。如果商家不是特斯拉,是不是有更多的客观和理性?让商家归商家,事件归事件,是不是有助于更高效、公平地解决问题?
消费者与商家相比,当然是弱者,弱者需要保护,不等于纵容。强者需要制约,但正当的权利也需要保护,比如在此事件中的举证权。
杨波
1、特斯拉这次被群殴,很大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确实是“步子迈大了,容易扯蛋”,或者说作为外资企业中的头部企业,带来的天然性的傲娇,加上自家高管大嘴巴,第一时间的发言不当,相当于把一个鞭炮变成了导弹,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2、当然,特斯拉之后连续发表态,并且在昨天(4月22日)下午公布了事发车辆的行车数据,也算扳回了一程,而且从马斯克到现在都没做任何表示来看,特斯拉肯定是认为自己稳赢,至少从数据来看是这样,所以当事人河南女车主的丈夫才会说“公布数据是泄露个人隐私”这样给自己挖坑的话,等明天或者后天女车主从拘留所出来,恐怕也就只能说这个数据是伪造或者修改过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3、特斯拉的傲慢肯定是导致这个“维权门”的诱因,但是马斯克就是这样的人,这种一个人可以把不限量的狗狗币都捧上天的人,企业文化当然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想改变特斯拉的文化,除非马斯克去火星了,何况,大嘴女高管的讲话,跟马斯克的性子一脉相承,想她走人,恐怕有点难。
4、就事论事,抛开阴谋论不说,特斯拉可以不需要公关,只要不断降价,自然还是卖的火,但是至少在中国市场,其一贯执行的直销模式,在走出北上广深之后,售后的无力、客服的沟通障碍等问题,马上就凸显了出来,假设一下河南的事发车辆是加盟店卖的,是当地的地头蛇,恐怕事情就不会闹成今天这样,没办法,所以未来特斯拉会不会像苹果那样,还得靠渠道商来卖车,其实蛮值得期待的,我个人认为,直营这条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太大了,各地的文化差异、消费者习惯又极为不同,这跟美国市场是天壤之别,假如特斯拉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从靠自己变成靠盟友,现在是被群殴,未来有那么多合作伙伴,至少不会如此之被动。
5、最后,开车上路,安全第一。
Q
有一个人说得很有意思,说看完车展的事以后,买车一定要买特斯拉。一旦有纠纷新华社人民日报全跟你站在一起。如果买的是国产车你可能遇到的是跨省抓捕.....
我是超级海
司法求证讲究程序正义,特斯拉直接将维权女车主的行车数据公之于众,没有获得当事车主的允许,加之之前双方对行程记录的表述存在争议,给了当事车主很大的压力。
特斯拉没有考虑当事车主无法接听电话的事实,没有及时与车主家属沟通征询意见而擅自将数据发布,的确不太顾及车主的感受,也并不利于事件的解决,因而车主家属并没有对行车数据发表评论,而是要求特斯拉公开道歉并撤销数据。特斯拉在处理的流程上也应该合规合法,才更具有说服力。
Lily Zhang
目前来看,车主丈夫的这一回应在舆论场上引起了比较负面的反馈,此前,出事车辆的车主选择在上海车展以比较极端的方式维权,引起公众的注意,这一举动实际上已经是在将自己的私事公共化,无疑车主也是希望通过公众舆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维权,事情的一系列进展也表明公众的舆论力量确实是推动这一维权事件进展的关键因素,特斯拉最初的强硬态度也逐渐软化,最终愿意公开数据。而这一“服软”的行为还是没能得到车主一家的认可,但却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大众的理解,在此情况下,车主丈夫的回应或许会将自己推向舆论的弱势。
Jack Zhu
从数据看,这个女的有可能在碰瓷
观星
欲引舆论之剑谋求私欲,则亦会受试此剑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