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微信读书玩成“拼多多”?
张缘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作为一个出版人,借着这个话题简单聊聊我的想法。
先说微信读书的发展,从最初的分享实现免费阅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付费阅读,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
很多人往往不愿意为虚拟的东西付费,这背后有一种想法是,虚拟的东西不值钱(因为复制不需要成本)。这当然是一种错觉。反过来说,一本纸质书的定价难道是纸张和油墨的成本吗?图书的成本主要来自于购买知识产权的费用,而这是不能省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霸王餐吃多了餐馆就面临倒闭的风险。文章中提到那位长期用免费卡阅读的读者,虽然想必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恐怕他的思考似乎并没有进入到,作为一个受惠于书的人,自己可以对出版行业和作者有什么样的回馈呢?在我看来,很简单,那就是真的花钱买书来读。
读书是为了让人更有智慧,在我看来,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看待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一种宝贵的智慧。
最后,分享一下“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升
微信读书确实不错!
但是玩成“拼多多”还是一项大工程
姚灵
微信读书的“拼多多”玩法其实也挺好的,它增加了我们阅读之余的社交互动机会。比如有些读者在追求“0元得”而请朋友助力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读书小程序和书籍都起到了推广作用,这比媒体广告来的更经济有效,可以说是三赢。
“大家都想白嫖”这样的看法,个人觉得可能有些太过激了。不是每个人都对价格那么敏感,在是否选择花费较长时间来砍价上,完全取决于个人对时间和支出的性价比权衡。譬如一个人的平均收入是每小时100元,他会为了免费获取一本39.9的书籍而花上超过半小时的动力有多大呢?
此外,微信读书等被诟病的“VVIP”现象,是商业化的必然产物。企业通过经营分析会发现自己目前用户量可能已达到了一定的瓶颈,并且前期策略并没有带来好的商业回报。站在企业可持续经营的角度上,扩大利润的手段是必须的,但这也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侵害到消费者的利益而失去他们的支持。找准读者需求与企业盈利的最佳交叉点,会比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