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梵蒂冈机构与来自欧盟、联合国、IBM和微软的高管携手,推动制定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准则。当地时间2月28日,微软、IBM两家科技公司签署了《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倡议》。
该倡议提出了六项主要原则:透明度,包容性,责任感,公正性,可靠性,安全性和隐私性。倡议称:“人工智能技术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削人类,特别是弱势群体。人工智能技术应该帮助培养人类的能力,支持地球的繁荣发展。”
这份倡议由梵蒂冈机构宗座生命科学院主持起草。该机构的使命是结合科技和法律领域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调整天主教会的教义,使之与人类生命的神圣价值相一致。
在宗座生命科学院的影响下,天主教会对于干细胞研究、基因编辑和克隆等新兴领域的立场曾一度引发争议。
该机构主席维森佐·帕利亚表示,倡议中提出的伦理准则,“不止是人工智能专家,每个人都应该世代遵守。”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和IBM执行副总裁约翰·凯利都表示,公司非常荣幸为倡议提供支持。凯利在宗座生命科学院发表演讲时称:“感谢梵蒂冈为制定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准则所发挥的领导作用。”
除了凯利、史密斯和帕利亚以外,欧洲议会主席大卫·萨索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等也签署了这份倡议。
去年,教皇方济各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向在场的多家硅谷公司代表发出警告。他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如果没有“理论和实践道德准则”的引导,将会滋生“新形式的野蛮时代”。并且,人工智能可能助长虚假信息传播,“这种情况会破坏公共辩论,甚至操控亿万人的民意,最终将危及现有制度,危害人类社会的和平共存,”他对此深表担忧。
天主教会希望通过这份新伦理文件,提出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教义,这份文件也使天主教会站在了世界主要宗教的最前沿。除了梵蒂冈以外,过去三年有多国政府、公司和非政府机构都曾提出过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例如,上个月,欧盟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策略白皮书,美国国防部也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准则。
但有数据伦理学家和公民权倡议者等批评此前的相关工作过于隐晦,没有明确禁止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的应用。计算机科学家却指责他们不切实际,或者对人工智能的限制过多,这反而会妨碍对人类有益的用途。
微软和IBM加入的人工智能合作组织也向人工智能开发者提出了一系列伦理准则,但依旧有批评者指责该组织利用其影响力削弱政府对技术的监管。该组织的其他成员还包括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等。这三家大型科技公司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其经营计划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没有签署倡议,或许未来它们仍有机会加入。
倡议或许会与其他人工智能伦理章程一样,因为含糊不清、不切实际和缺少执行机制等问题而遭到诟病。
例如,在透明原则中,倡议称“原则上,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是可以解释的。”但对于目前最有效的一些机器学习算法,人类已经很难解释清楚。有知名人工智能研究学者担心,要求算法必须是可以解释的,会限制或者延误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有益的许多应用,例如在医学等诸多领域。
文件中也没有明确“算法可以解释”,是指可以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解释,比如算法的创建者、用户和受影响者,还是只需要对部分人作出解释。
这份文件中对于可靠原则的定义同样不够清晰,因为关于使用哪个标准衡量一种算法的可靠性,人工智能研究者始终没有达成共识。
IBM和微软都将人工智能化服务和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云数据中心作为关键收入来源。但凯利在宗座生命科学院发言时表示,IBM更看重的是人工智能伦理,而不是利润。他说:“我们不会为了盈利,就把技术拱手交给任何人。我们会确保客户将我们的技术用于改善人类体验。”
但这两家公司都没有表明,是否会采取措施监督使用其云服务的应用客户。有些客户会使用两家公司的云服务,运行他们内部开发的或从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的人工智能软件。例如,微软最近赢得了五角大楼备受争议的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项目,并将承接美国军方的多项任务,包括人工智能的实战应用等。其中的无人机定点清除等任务,恐怕与梵蒂冈的伦理准则背道而驰。(财富中文网)
译者:Biz